現在用人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工廠,季東來正好有借口把電梯廠的人也拉走一半。人口集中度越低,對很多事情的把控越是容易。
袁頂誠思慮再三,點點頭最終同意了季東來的意思。畢竟現在電梯廠過年期間不是用量高峰,新建一家工廠未嘗不是好事。
“篷布設備暫時沒有,熔噴布做口罩的有一家。就在房縣,國內現在醫療設備不景氣,前階段有一個朋友問過我,要不看看那個,熔噴布市場也比較大。”
“做成口罩在咱們河北地區售賣市場也很大,畢竟這里的霧霾就這個樣了。”
指著外面那霧氣昭昭的環境,袁頂誠也很無奈。
整個河北的天氣就沒好過,尤其進入冬季,各家取暖和工業排煙排塵,整個空氣里面都彌漫著一股說不出的味道。
整個河北,冬天的時候口罩賣的都特別好,就是價格有些便宜,奈何這玩意量大。整個河北地區一個冬天的用量,是其他地方一年的總和。
而且這次對方這家醫療設備廠的破產也是時代的產物,因為國內的醫療設備廠活不下去了,記住是真正的活不下去了
別個不說,首先無論是私營醫院還是公立醫院,現在的采購清一色盯著進口設備,原因無他利潤。
就拿首都圈的醫院,進口設備檢查費用是國產醫療設備檢查費用的一點五倍到兩倍,這還是傳統設備,不涉及到高精密的核磁共振一類的尖端設備。
有一些更高級的設備,利用進口設備的檢測費用是采用國產設備的七倍以上。從耗能和各種其余的支出方面,兩者是持平的。
至于設備費用,按理說應該是國產設備的最大優勢,實際上不然。
進口醫療設備貴就貴在關稅上面,按照國家的要求,1997年發布的規定,科學研究、科學試驗和教學用的醫療儀器及其附件,免征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進口關稅百分之六,增值稅百分之十七,消費稅一般是百分之五。加起來百分之二十八,差不多四分之一的稅率。
如果人人都按照這個規定嚴格的走,絕對沒有問題。
前提是,這百分之二十八的利潤太豐厚了。十幾萬元的小型設備,很難有人動心思。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的醫療設備呢
差不多三分之一的價格利潤,最終導致了很多人從這上面下功夫。所以各地這種大學的附屬研究所和高校之類的雨后春筍出現。
無一例外都是進口價格昂貴的設備,時間長了,十萬幾十萬的小型醫療設備也被人開始鉆空子。
這也難怪,三分之一太誘人了
國產設備本來就在專利,技術,以及時間積累上面存在巨大的短板。研發成本高,積累時間短一大堆問題擺在桌面上。
時間長了,很多廠中小廠家就支撐不住了,袁頂誠說的這個廠家在河北地區還是比較有名的。也曾經風光過,只不過九七年以后,伴隨著經濟危機加上各種條件限制,苦苦支撐了四年時間,干不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