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集團的利潤非常豐厚,公司有幾個方向進行投資,有人提議購買賓館做服務業,副總這邊是很支持的。
對方的人在做,這意味著對方的利潤最豐厚。
另外一位副總的意見是購買養豬場養豬,現在人們消費水平越來越高,養豬肯定會大賣。
連續幾個既沒有科技感,有沒有多大搞頭的事情都被李慶浮給否了。
作為集團一把老總,李慶浮深深地知道國家需要什么。
但是兩位副總不理解,畢竟在兩人看來這就是利益再分配,憑什么你李慶浮就全部拿走這玩意咱們都聽不懂,而且這小子連碼頭都不拜。
結果聽到季東來把價值一個億的施工項目直接和本公司共享,兩人立馬就態度緩和了,畢竟兩人分管人員和設備。
只要這些東西落地了,那證明利益絕對少不了。
“孫總和齊總的意見呢,季總在這邊考察半個月,也是你們手下人配合做出來的計劃,整體來說符合咱們工廠的實際情況,六個億這數字對于集團來說換來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的飯碗應該還劃算。”
“你們兩個人手下要承擔其中一個億的項目建設,這個壓力不小啊,要不要和下面的人核實一下生產能力,萬一生產能力不足,得把部分的生產制造交給季總來做。”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這是我們集團的宗旨。另外人才培訓和各種項目文件,都需要齊總伱手下的人多做安排,季總他們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算是老師,我們算是學生。”
點了一根煙,李慶浮看著自己的兩個副總,其實意思很明顯了,分配給你們這么多,有意見么
孫總推了一下眼鏡,看看齊總,都從多方眼睛里看到了同樣的光芒。
“李總常教育我們,壓力就是動力,有壓力不怕,我們這幫人從五湖四海來到這里就是為了給國家做貢獻,有困難也要迎難而上。”
“再說我們做不好的話不是還有季總團隊給指導么,做一個好學生才能做出好項目,我支持這個項目。”
“我也支持,我們集團很多項目需要上馬,基本上都是基于眼前利益的。為了未來準備的項目只有面前的這個,現在上非常有必要,我同意”
三個大領導達成了一致意見,其余人誰還敢說什么
李總象征性的做了一些總結,給季東來提了幾點意見,接著要走了季東來手里的所有文件,下午的時候整個集團就報上去了。
現在煤礦的利潤非常的可觀,全部交上去還是做到項目里面,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一本賬。
做了項目,直接把利潤留在了地方,交上去水花都濺不起來。
地方上的領導很快就簽字,接著就是等待。
但是季東來這邊卻沒有一刻的等待,馬上安排王傳義按照給金煤集團提報的計劃進行備料生產。
李總那邊更豪橫,聽說季東來這邊安排生產了,大筆一揮直接給季東來批了五百萬的材料款,用李總的話說一定會批下來的。
恰好從國外進口的機床也全部就位,伴著訂單進入車間,整個一元制造開始了瘋狂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