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東來說到這里不再言語,一抹不易察覺的光芒在李曉娟的眼睛里出現,季東來知道自己引導的足夠了。
如果說到現在對方還不能理解自己的深意,對方活該一輩子打工。況且季東來剛剛還許諾了很多支持,從資金到一元制造的技術支持。
當然季東來有一件事還沒說,一場針對中國廉價商品的風暴正在醞釀。一旦開始,很多中國企業會倒霉,那時候開始,大批的企業會對外出走。
歐美這種發達國家,歡迎的無一例外都是那種超級企業,例如福耀,中星,大眾這些企業能夠給本地更多的崗位。
還能夠帶動足夠多的本地中小微企業發展,所以優先考慮。
至于中國廣大的中小微企業,無疑是這些國家努力限制或者說是一概不歡迎的,哪怕是非洲國家,也不喜歡中國的中小微企業。
早在九九年的時候,西方主流媒體就曾經正對中國的中小微企業到歐美市場發展給與了嚴重的批評,很多人把中國的中小微企業戲稱為中國的夫妻店。
這樣的企業,雇員幾乎都是血親,不會給任何一個外人半點機會,哪怕是這幫人是中國人。
更談不上一個本地,說著不同語言的人。
而且中國中小微企業的那種不知疲倦的文化,會讓本地人產生恐慌,打破本地工會和政府之間達成的平衡,讓員工在爭取權益的時候陷入被動。
只有季東來在烏茲別克建立的這種工業園,能夠和本地談判,然后接納一家接這一家的中國中小微企業進入,形成合力在本地經營。
一零年以后,季東來的平臺會迎來真正的春天,這點李曉娟這幫人是看不到的。
“季總,怪不得您考的大學那么好,果然思考問題的角度和視野與我們有明顯的區別,我服了和您請個假,我明天回國一趟,和家人商量一下”
想通了很多事情,李曉娟咬咬牙,決定自己拼一把,季東來點點頭。
事實證明,季東來是一個十分合格的老板培養者,一周后,李曉娟從國內回來,把家里的房產,土地全部抵押給了眾連法務資金平臺,然后在胡馨予這里做了手續,在工業園區租了三臺機床,專門承接電梯廠的生意。
至于對方翻譯的職位,胡馨予直接給了解聘然后再次勞務聘用,至于核心項目,已經不允許對方來翻譯。
“恭喜李老板成功上岸,以后我們合作愉快,有什么需要我們幫助的,盡管吱聲,季總那邊說過,對自己企業出去的員工一定會給與最大的支持和鼓勵。”
因為是自己下屬的員工離職,胡馨予給李曉娟辦理了不大不小的歡送儀式。
和李曉娟一起來的很多員工也在列,絕大多數人都羨慕李曉娟家里能這么開明,全家支持對方創業。
“胡姐,以后給我們結算周期短一點就行了,誰讓咱們是好姐妹呢創業不容易,胡姐多支持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