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差不多了,你這把肉都當成飯吃了,這一身肉抱著妹妹出門走一萬米都不一定能夠減下去,得控制點了!”
看到自己兒子吃肉這么猛,季三川都有點害怕。
“爸爸,我吃的不多,我同學比我能吃!但是摔跤他們都不是我的對手,現在我一個能夠收拾他們三個,柔道和武術我在班級里面都是第一,得有勁!”
季震生說著把一塊子肉塞進嘴里,雪白的大米飯那叫一個炫。
季東來一家其樂融融的時候,一元智造的第一批出國人員已經做好了手續,護照簽證打疫苗各種復雜的轉機進入哈拉特施工場地。
漫天黃沙之中,各種測量工具開始出現,跟著來的還有一大批工程器械,中國的鏟車,壓路機,攪拌站,成噸的水泥陸續進場。
“這里往下必須挖一米以上,然后用黃土,碎石,沙子墊起來。將來這里是要上一百噸以上的重卡,如果不進行合理的施工,將來土地會塌陷,必須馬上施工。”
“國內裝備制造很快的,另外這里缺少水源,我們需要打井或者有地方引入水管,你們的負責人必須解決這件事,必須立刻進行溝通,我們能夠等,工程機械也等不得!”
帶隊的領導看著自己的工作人員開始陸續就位,各種工程標尺已經畫出來,面對本地負責人開始溝通。
只可惜這幫人一臉的茫然,尤其把路基墊三層,在對方那邊的印象中只要往里面填沙子,墊平了即可。
而且這些道路明顯比這些人修過的道路路基要厚實,按照中國人的施工,會消耗更多的資金,本地的管理開始各種的不理解。
“我們這里下雨不多,如果用砂石路是不是也可以?我們認為應該行……”認知的不同帶來各種各樣的矛盾,好在這種破事在烏茲別克斯坦和中亞的另外幾個國家都已經出現過不止一次了,工程人員耐心的解釋,尤其涉及到中國的百噸王系列卡車的載重。
“中國的重卡,名稱叫做百噸王,實際上他們能夠拉二百噸的重量甚至更多!如果你們不相信我們的設計,我們的卡車也快到了,咱們可以裝一車試一下,看看你們的公路是不是能夠承受這樣的碾壓,時間還是有的!”
相對一幫認知和孩子一樣的本地人,工程師并不著急也不發怒。
本地人不置可否,另外在駐車器位置要用掉十五噸鋼筋,本地人更是匪夷所思。
“我們是建設工程,不能夠這么浪費,各位你們來自富裕的中國,這里是貧窮的阿福汗,你們要對工程負責不假,但是首先要對雇傭你們來的阿福汗人負責。這樣的浪費我們是用不起的,最終我們都要付錢的……”
密密麻麻的鋼筋籠子,這幫人看著就心疼。
再加上那高標號水泥,每一幅圖上面都是堆積的人民幣,行走的美元。
翻車機柵格板全部是二十個厚度的鋼板,這在本地人的眼睛里同樣是沒必要。
“柵格板我們是見過的,用五個厚度的就可以,干嘛要用這么厚的?你們要給我們合理的解釋,我們很窮的……”
第一鍬土還沒挖下去,工地現場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