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的一天天變好,食物的充沛,讓族人幸福的沉浸其中。
可風羲卻沒有忘記,光憑捕獵叢林的獸,畜養牲畜,雖能解決族人的生存之難,可想要發展壯大。單一的食物來源還遠遠不夠。
禍斗引發一場獸潮,最后一窩蜂散去時,可是死去了不少的野獸。加上風袞部落,頻繁的捕獵,生靈的趨利避害,讓它們開始遠離這片叢林。
這段時間,族人們外出捕獵,所走出去的距離越來越遠,這讓風羲看到了部落繁榮背后的危機。
他需要為部落找到另一個食物的來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當叢林漸漸不能夠滿足風袞部落的胃口時,那么,這條大河,成為了風羲的首選。
只是風羲深知,大河與叢林不同,滔滔不絕流動的水不僅僅阻擋了族人的前進的步伐,更是讓以前的一切打獵手段,都化為烏有。
而網。
便是風羲為族人所準備,用來在大河中捕獵的工具。
一個人想要編織成一張大網,并非是一件容易事,好在部落有現成的草繩,并不需要風羲從頭到尾開始編織。
結網其實并不難,幾根草繩的穿插,便能制作出一張簡單的網。
關鍵是打結的方法,只有打出正確牢固的繩結,才能編制出真正的網。
繩結既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緊了不容易網眼的大小。松了,整張網都會廢掉。
簡單的打結的,只適合捕獲陸地上的獵物,旁邊有著族人拿著武器在旁邊協助,哪怕網不能完全束縛那些猛獸,也足以阻擋片刻,讓族人拿起武器,將它獵殺。
但若是想去捕獵大河中的“獸”,卻是不行,網眼松動,會讓所有的“獸”都會跑掉。
不結實的網,是不能束縛大河中的猛獸
風羲要做的并非是捕獲陸地上大型猛獸的網,還要制作出能捕獲河水中那些靈巧之“獸”的漁網。
時間流逝,太陽近西斜,忙碌了大半天后,一張大網在風羲手中成型。
縱橫交錯,四角分別綁著四顆石頭。一個個繩結將交錯的草繩牢牢固定,組成一個個拳頭大小的網眼。
這是風羲在仔細考慮以后,才做出的網眼大小決定。
網眼不能太小,這樣會竭澤而漁,將大河大大小小的“獸”一網打盡。
部落族人狩獵時,便會不經意間,放棄那些幼小的“獸”,并非那些“獸”不能作為族人的食物,只是部落要讓它們成長后,再去獵殺。
這樣,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獵物。
不能竭澤而漁
連風袞部落的諸多族人都明白的道理,從一個成熟文明而來,經歷過教育的風羲又如何不明白。
但網眼同樣也不能太大,太大的眼,繩結太少,會使得網不牢固,也會讓部落能夠獲得的食物變少。
而拳頭的大小,正好可以將幼“獸”放出,留下部落需要的大“獸”。
抬起頭瞧了一眼天空灼灼大日,隨著大日西斜,空氣中已經多了一抹涼爽。
風羲低下頭,凝視著眼前的大河,眼睛里露出一抹神光,
“只希望這張網不要叫我失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