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羲緩緩訴說著時序的分定。
他將一祀分成了五個季節,又將每一季分成了陰陽兩相,每一相有三十六日,定下了屬于人族的最初時序。
其實在準備定立時序之前,風羲第一時間便想到了季節劃定,十二月份之說。
但是,這個念頭僅是剛一產生,便被他否了,此世并非前世那樣,一祀是周天三百六十之數,而非三百六十五,氣象變化更非是四季輪轉,而是分成了五種不同的季相。
時序定立最重要的是要合天地萬象之變化,若是他強行以前世之說,定立四季十二月份,最終也能夠定下一個假時,于人族而言,百害而無一利。
故而風羲思索再三之后,選擇以五行之理合那五種季相,定下五季,再以陰陽劃分,立下十相。將一祀之天數,分成陰陽五行輪轉的五季十相三百六十之數。
“周天之數,萬象變化,盡歸大羲一言之中”有巫聽完,不禁發出一聲感嘆。
他們雖然沒有時序的概念,可對于一祀之中的氣象變化,卻并非一無所知。按照風羲所定立的時序,劃分一祀,在他們看來,能稱得上是完美無缺。
然而,出乎他們意料的是,風羲聽到這句話,卻是搖頭否定道,
“如此分定周天之變,卻當不得一句圓滿。”
諸巫聞言,紛紛不解地看向他。
“五季之中,除陰陽變化之間,尚有氣象流轉。”風羲嘴角一彎,
“如那萬物生發之季,初見者,草木復蘇,再見者,眠獸驚覺如此,還可再分之。”
“我將這變化之交,稱之為節氣”
諸巫聞言神色微變,俱是豎起耳朵,目光炯炯地看著他,準備聽風羲繼續解說。
只是,說到這里,風羲卻突然話鋒一頓,不準備再繼續說下去。
“大羲,這節氣,又該如何劃分”等了很久,見風羲眼眸低垂,像是快要睡過去一般,有巫總算忍不住了,當即開口問道。
“這節氣之理,尚未與天地論證,故而,我還未將其劃定清楚”風羲聞言抬頭看了一眼對方,而后慢悠悠地回答道。
“怎么可能”
諸巫聽到這句話,心里立馬生出一個“不信”的念頭,只一位這只是一個托詞,以風羲通天曉地地大巫本事,怕是萬象變化都了如指掌,區區氣象流轉,怎么可能還沒弄明白。
只是讓諸巫不解的是,面對他們疑惑的目光,風羲像是沒有看見一般,再次垂下眼眸,不發一言。
這讓被他勾起求知欲的諸巫,紛紛有些按耐不住了,他們剛剛聽到關鍵地方,怎么就這么沒有后續了
直覺告訴他們這些人,這節氣于季相之中再行劃分,才是季相時序的精髓所在。
“大羲,既然節氣未明,又是時序的一部分,不知可否傳我等感悟節氣之法”就在這時,只見巫咸突然起身,對著風羲躬身一禮道。
諸巫聞言紛紛一愣,還不等他們反應過來,就見巫咸對著風羲又是一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