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你不厚道啊而且你總得需要副將吧”
同樣出身董璜護衛的牛金忍不住吐槽道。
他的話,讓周泰老臉一紅。
不過他臉皮厚且黑,別人也基本看不出來。
“都督,不如這樣,肅雖不才,愿意留在船上指揮水軍,其他將軍可分成三部分,一則陪都督攻壽春,二則逆流而上追擊袁紹,三則順流而下追擊袁紹東路軍;而攻壽春者,在接下來追擊袁紹時,不可搶功,而要守船,如何”
魯肅主動請纓為周泰解圍道。
“好,就依子敬先生所言”
周泰大喜,越看魯肅越發覺得順眼。
其他將領也為魯肅的智謀氣度所折服,對其好感度大增。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亥時周泰便迫不及待的帶著抽簽得到機會的牛金、張英、樊能等人,率領七千多名精兵,連夜攻城。
正如諸將所猜測的那樣,壽春守卒根本就沒有戰心,開始還稀稀拉拉的射了幾箭,但隨著周泰身上插著箭矢奮勇先登,便無人愿意去拼命抵抗。
而隨著董璜軍喊出了之前準備好的口號,城墻守軍竟然有半數直接跪地投降,剩下的也則紛紛抱頭鼠竄。
周泰所部輕松拿下了一面城墻,打開了城門。
之后的戰斗,比想象中的還要順利,袁紹軍根本就沒有像樣的抵抗,就自亂了陣腳,一個個喊“董璜軍入城啦”“神威將軍入城啦”的口號喊的比董璜軍都要響亮。
當周泰所部達成城門的時候,被袁紹扣下的周瑜周公瑾正在焦觸的大營中,焦觸是袁紹留下了鎮守壽春的大將,周瑜因為袁紹等人忙于逃跑一直無人看管,所以找機會來到了焦觸大營,想要勸焦觸投降。
不投降也不行了,周瑜站在第三方旁觀的立場上,很容易就看出了從董璜軍截斷淮河那一刻起,袁紹軍就已經氣數已盡。
所謂的三路疑兵,不過是茍延殘喘。以袁術軍降卒為主的東路,在面對趙云時能發揮出多少實力還真不好說,袁紹所率領的主力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士氣正旺從無敗績的張遼,至于同樣是袁術軍降卒占了大部分的壽春也是危如累卵。一旦董璜軍主力到達,壽春必不能守。
其實在周瑜看來,袁紹死中求活的機會只有一個,那就是先不要管東邊的趙云所部,而是派遣一員上將,集中優勢兵力不惜一切代價擊敗張遼,打通通往汝南的通道。
而在這一過程中,袁紹必須親自坐鎮壽春,激勵士氣,以抵擋趙云與周泰部的進攻。
一旦張遼所部被擊敗,則壽春的敵人暫時就只剩下東、北兩路,其中水軍的陸上作戰能力一般,只需要謹慎防守就可以,主力集中優勢兵力與趙云所部決戰。
甚至不需要戰勝趙云,只需要將趙云擊退,則這場壽春包圍戰就打贏了。
說白了,董璜軍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大軍團指揮能力,根本就沒有協調好四路大軍,所以給了袁紹軍各個擊破的可能
在戰略上,董璜軍無疑是極為優秀的,但戰術決策上卻成了各自為戰。
不過,周瑜的想法也僅僅是理論上罷了。
周瑜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說讓袁紹守壽春,但壽春就一定可以守得住嗎
打仗可不能僅僅考慮紙面上的數字啊,軍心士氣有時候比軍隊的數量反而更加重要。
于是,知道事不可為的周瑜決定勸焦觸投降,以此功勞來保全自己和孫權。
然而,他還沒把扭扭捏捏的焦觸勸好,周泰軍竟然已經入了城。
這下子,焦觸傻眼了。
獻城之功和被迫投降,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般大。
但事已至此,焦觸又有什么辦法吧。
“悔不聽公瑾之言”
焦觸哭喪著臉道。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