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而言,郢都方面的戰場。大秦與大虞互有勝負,但雙方主力都沒有太大的損失,就是苦了戰爭代行者和空間兵。
但賈詡這次也是拼上了,空間兵死多少補多少,就在郢都跟秦軍耗上了。
拖住秦國的時間越久,秦國就越沒有力量去攻打韓國,韓國也就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從楚國得來的領土,布置好防線,編練出強軍。
這次賈詡的戰略目標就是瓜分楚國后,大虞的國土能夠和韓國接壤,可以光明正大的支援韓國。
韓國再弱,也是一個有完整軍陣的七雄之一,有了韓國頂在前面,大虞才能夠獲得足夠的時間,編練出自己的精銳軍陣,獲得能夠與七國軍隊尤其是秦國軍隊正面作戰的能力。
在賈詡的這一策略下,秦國的其他幾個方向的進攻也遇到了極大的挫折。
麃公那邊對西陵的進攻打成了爛仗。
西陵城倒算不得多么堅固,但董承、朱然守備得法,又能夠得到大虞軍源源不斷的支援,麃公想要打下來并不容易。
秦軍無法四面合圍,大虞的軍隊隨時可以從水路進行支援。
麃公甚至好幾次都攻到了城里,但是城里的空間兵是在昊京閱兵之后來的,士氣拉滿,又有董承和朱然的領域加成,守城的時候死戰不退,這就很惡心了。
哪怕沒有軍陣加持,但是這種悍不畏死的巷戰,也讓秦軍崩潰。
秦軍一度在公輸家族破城機關獸的幫助下,打爛了西陵北側城墻,占領了三分之一的城池,但在城內復雜地形的消耗中,難以發揮大規模軍陣優勢的麃公只能夠用人命來填。
當麃公的精銳好不容易占領了半座城市的時候,趙云、孟珙帶著援軍出現在秦軍后方,一度攻占了秦軍好幾座營壘,毀壞了秦軍運糧的甬道,還故意點起了滾滾濃煙。
與此同時,城內的大虞軍大喊“已經攻占秦軍大營了秦軍敗了”
看到后方的濃煙,秦軍頓時沒了戰心。
幸好麃公早有準備,留守后營的兩萬精銳也足夠給力,擋住了趙云部、孟珙部的進攻,否則秦軍又是一場大敗。
這次的前功盡棄,讓麃公意識到,在大江邊上與大虞軍戰斗,絕對是自討苦吃。
但是麃公也很難,之前在竟陵大敗一場的他,現在無論如何也不能再大敗了,甚至都不能提出撤軍。
蒙武那邊也很難,姬巴曉水軍的一場慘敗,讓巴蜀水軍精銳為之一空,這讓蒙武徹底喪失了戰略主動權,巴城外的大虞軍水師更是讓巴人蠢蠢欲動。
蒙武雖然早就在捍關準備好了大量的糧草,可以保證他就算是被圍,也能夠在捍關堅守很長一段時間,但是他不能真的被圍在這里啊。
他帶著主力被圍在這里,那巴可就要沒了,巴城要是沒了,巴郡的蠻人恐怕立刻就要反了,到時候蜀郡也要受到威脅。
蜀郡一出事,誰還能來救他
他恐怕也要被困死了
蒙武最終決定帶著主力回援巴城,將捍關和三萬軍隊交給了副將百里楷。
百里楷是百里奚的后人,祖上孟明視也是秦國大將,家學淵源,捍關地勢險要,有他鎮守,又有足夠的糧草兵馬,就算是被圍,也能夠堅持很久。
而蒙武則可以統率大軍,隨時做出出巴城進行支援的態勢。
可惡的姬巴曉
可惡的虞人
蒙武的氣不打一處來。
他知道虞軍平原作戰能力其實并不強,甚至稱得上弱,但虞軍依托水軍優勢在大江上不斷機動分割秦軍、斷秦軍后路這一點,實在是太他媽惡心了。
別看大虞軍隊打來打去就是這一招,但是有效啊
大江西陵到巴城這一段,就是一條狹窄的線,很多地方甚至連路都幾乎沒有,只有棧道,大虞只要有了水軍優勢,就可以在任意關鍵地點隨時登陸,然后依托山勢構筑防御,或是斷秦軍糧道或是斷秦軍退路把秦軍分割包圍,失去水軍的秦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巫郡就是被這么分割包圍的,黔中郡也是,蒙武可不想在捍關再來這么一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