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暗道我這可是在效法你的平蜀之策啊,對了,法正平定巴東的時候,不就是收了樸胡,送了一對雙胞胎姐妹花嗎我只是在模仿法孝直啊
戲志才做著心理建設。
巴尚卻沒有注意到戲志才微妙的情緒變化,仍舊哪壺不開提哪壺的介紹著自己女兒的優點“小女擅長經商,對巴蜀各方城市、地理、產出、風俗等極為熟悉”
巴郡戰事進行到這一步,蒙武軍實際上已經覆滅在即了,盡管蒙武軍主力還沒有傷筋動骨,但卻已經成了甕中之鱉。
就算是蒙武軍突破了大虞軍的層層防御到達巴城,他們也沒有能力攻下背山繞水的巴城,甚至都無法渡江。
蒙武軍現在唯一的生路,其實就是折返回捍關,憑借捍關的關城和之前儲備的物資固守待援,等待大秦的救援。
但蒙武軍顯然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
戲志才等人已經不想跟蒙武客氣了,現在巴東已經成了大虞的地盤兒,自然不能允許蒙武再破壞了。
戲志才仍舊用的是攻心計,直接將巴郡的旗幟、李賢的人頭以及活著的魏濤和三千從巴城俘虜的秦兵送了過去。
這下子,所有秦軍都知道巴城失守、后路斷絕的消息了。蒙武所部軍心大潰。
之前因為劫掠屠城所帶來的士氣為之一空。
如果人死了,再多財寶又有什么用呢
當天夜里,便有很多秦軍出營向虞軍投降。
此時的蒙武,算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趙括被圍時的心境了。
想到秦國武將第一人的父親以及兩個給秦王政當伴讀的前途遠大的兒子,蒙武息了投降的心思,命令大軍撤往捍關。
然而撤退的命令一下,更加加劇了秦軍的崩潰。
最終跟隨在蒙武身邊的竟然不到三萬人。
不過,哪怕蒙武所部剩下不到三萬人,大虞軍也沒有掉以輕心,仍舊是一路立營、遲滯、偷襲以及四面秦歌,卻堅決不進行任何一場正面決戰。
最終蒙武所部只剩下了萬余人,撤到了朐忍。
朐忍城中,之前蒙武所部屠城的尸骨已經腐敗,臭氣熏天,時不時能夠見到野獸飛禽啃食。
看到城中的慘像,蒙武突然嘆了一口氣,拔劍自刎而死。
剩余秦軍也選擇了投降。
至此,巴郡之戰,以董璜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巫郡、巴東全部落入大虞巴蜀軍團的手中,枳縣等巴城周圍的城市乃至捍關,在見到蒙武和李賢的頭顱后,也都選擇了投降。
此戰大虞軍共受降秦軍五萬軍團精銳、一萬兩千銳士、十六萬輔軍,同時還得到了大量秦軍裝備以及捍關城的大量物資,另有大量秦軍精銳與小三千銳士戰死,秦軍水軍全軍覆沒。
此時,大虞已經知道了秦國戰爭代行者們被大秦吸收了的騷操作,知道這些俘虜中肯定有不少戰爭代行者或者戰爭代行者的士兵與將領,但卻一時難以分辨。
但董璜軍也不可能將這些人全部屠殺。
戲志才的做法是一視同仁,先把屠城最狠且沒有什么一技之長的數百秦軍選出來,當著前來的眾多巴郡地方大族、巴人部落首領的面,公審后斬首,既宣揚了秦人的殘暴,也震懾了當地實力派。
剩下的,沒有參與屠城的捍關等地的降軍,尤其是銳士,如果是大虞占領區的人的話,就就地編入大虞軍;其他擅長軍陣的則可以分散到大虞其他軍隊中指導軍陣,也可以等在大虞成家立業后,參與到平定南方百越諸蠻乃至對除秦國之外的國家的戰爭中。
至于那些輔軍和不擅長軍陣的,無疑是戰爭代行者勢力的重災區,戲志才決定把他們送進礦井進行勞動改造,并鼓勵互相檢舉,清理一番之后再作為炮灰去征討更南方的部落。
一番操作下來,戲志才又得了兩萬精銳和四五萬輔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