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國的精力被晉陽、郢都以及巴蜀方向的亂局拴住的時候,一場瓜分楚國的饕餮盛宴也逐漸進入了高潮。
時間退回到這場饕餮盛宴剛剛開席的時候,嘗到第一口美味的是七國之中實力最弱、弱到所有國家都下意識的輕視了的韓國。
只相當于秦國一郡之地大小的韓國,在程昱的謀劃下,與楚國達成協議,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楚國陳都、楚方城在內的大片土地,面積直接翻了一番。
楚方城也就罷了,那只是一條被秦國破壞了一半的防御線,沒有國家愿意接這個爛攤子,韓國愿意去充當屏障和秦人對線,那就去唄大家都很開心。但陳都附近卻人口稠密、經濟富庶,是難得的膏腴之地,可不是時刻面臨秦國兵峰的楚方城。
這也是魏國看上的地盤,然而卻被韓國捷足先登。
魏國很是不滿,與韓國的關系一下子降到了冰點。
魏國大將軍段干崇恨得要攻打陳都,駐守陳都的郭嘉版的白亦非強硬回應,并威脅道“我們韓國占據這些地方,剛好可以替你們擋住秦國,你們要是攻打韓國,我們就把這些土地獻給秦國。到時候你們不僅和韓國交惡,也錯過了瓜分楚國的機會”
段干崇恨的牙癢癢,但卻無可奈何。
他總不能帶著兵馬先去攻打有韓國重兵把守的陳都吧
那可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這種時候,絕不可能真的把韓國逼入秦國的懷抱畢竟韓國說的沒錯,韓國就是擋在秦國面前的一道長城,在滅掉韓國之前,秦國就算是能夠攻打魏國,但也不可能滅了魏國。
再加上同行的大司空魏庸的勸說,段干崇還是決定大局為重,放過了韓國,率軍直插楚國現在的國都鉅陽。
段干崇很清楚,以韓國的體量,也就是能夠占領這些地區了,多了就會把韓國撐死;楚國剩下的領土,就全是魏國、齊國和虞國的了。
出其不意的魏國一路連戰連捷,并在楚國援軍抵達之前,兵圍鉅陽。
鉅陽城內一日三驚,楚王后李嫣抱著年幼的太子每天以淚洗面。
她是真的怕啊。
她怕城破之后淪為玩物,她也怕死,她更怕生不如死。
她希望她的夫君、她的哥哥能夠早點兒來救她,然而她寄予厚望的哥哥李園,卻在這個關鍵時刻再次戰敗。
李園這次的戰敗,只能說非戰之罪。
戰爭打了三年,楚軍本來就已經士氣低迷,李園手中的正軍雖然都是精銳,但也是師老兵疲。
李園的對手齊國,這次卻出動了養精蓄銳的王牌十萬技擊士,齊國倒也沒有玩兒什么花哨的,而是直接以大量精銳配合十萬技擊士結成堂堂正正之陣發動猛攻,春申君之子以及大虞軍則趁機騷擾進攻楚軍兩翼。
楚軍無力抵擋,李園堅持了三日,最終大敗而逃。
大虞軍得以和齊軍按照約定,在瓜分了戰果后,向鉅陽進發,并在鉅陽城下與魏軍會師。
與此同時,楚王親率十五萬王卒、收攏的二十五萬正軍和五十萬輔軍再次強度淮河,并在三國聯軍攻破鉅陽之前,來到的鉅陽城下。
一場決定兩淮歸屬的大決戰正式拉開了帷幕。
此戰,魏國出動了十萬魏武卒和二十五萬精兵,齊國出動了十萬技擊士、三十萬萬精兵,大虞軍則是由虎癡許褚和界限突破的華雄所率領的十五萬騎兵。此外,三國還有百萬輔兵。
三國聯軍之中,虞國軍隊最弱,不過卻機動性最強,而且也有殺手锏太陽神鳥軍陣。
虞國這次出動的十五萬騎兵雖然有十萬空間兵,但還有三萬虎賁軍與許褚訓練的虎衛軍,以及兩萬這三年來在這個世界招募的土著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