輾轉難眠的秦王嬴政盯著巴蜀地圖,忍不住問隨侍的王翦“虞人貪暴,巴蜀糜爛,若卿為將,該當如何”
年少的秦王其實只是這么一問。年少的他如今還沒有資格理政,他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他也需要呂不韋等人幫助他穩定朝局。
現在的他,沒有實權,還需要韜光養晦,自然也沒有能力任命王翦為主將。
但繼位以來就遇到了這么多的挫折,不僅會讓人借機發難,質疑他的正統性和呂不韋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年輕氣盛的少年君王自己也接受不了。
他要的是勝利,他也只要勝利
“稟王上,以臣觀之虞人舟船甚利,山地戰尚可,但平原作戰一塌糊涂,麃公之敗,敗在楚國背信棄義,而非敗在戰陣。如果是在正常地形作戰,此時的虞人不堪一擊,不過若是十年之后,就未為可知了。”
近來一直在研究虞國相關情況的王翦先給秦王吃了一顆定心丸,而后道“自古兵家之事,以正合以奇勝,虞國的正在水軍,奇在水軍沿大江運兵,出其不意,不斷分割包圍我大秦巴城到西陵一線狹窄且山地眾多的沿江地帶,這也是蒙武將軍戰敗的最主要原因。”
“哦”
秦王嬴政聽出了王翦的言外之意“我大秦的正是堂堂正正之陣那奇呢”
秦王嬴政看向了地圖,思索著王翦所說的奇在哪里。
“巴蜀現在的形勢,虞人必定會在大行道設伏,但主力必然還在巴城一線,巴城是虞軍進軍蜀地的大本營,也是目前虞軍所能夠真正控制的地區,虞軍沿大江呈長蛇狀,稍有不慎便是全線崩潰。之前虞人無力進攻虛弱的蜀郡,在巴西更是大肆封王,顯然虞人的兵力、物力已經到了極限,短時間內無力再擴張了。”
王翦指著地圖分析道“但虞國想必也明白,我大秦不可能放任虞軍攻占巴蜀,所以必然也做了戰爭的準備,不過考慮到大軍的糧草供應問題,我大秦不可能從關中經過漫長的棧道攜帶大量的糧草入蜀,故而虞國恐怕會把決戰的時間定在夏收之后他們恐怕還想要在巴西收一波夏糧”
王翦單從地理、糧草等要素入手,就把虞軍的情況猜了個七七八八,并斷定了接下來主力決戰的時間。
“這還是正啊,你是說”
嬴政看向了地圖。
“對,正如大王想的那樣。”
職場精英王翦不管嬴政有沒有真的想到,但還是第一時間做出了君臣心意相通的樣子,先是捧了嬴政一下,然后道“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虞國覺得我們不會在這個時候大舉進攻巴西,那莪們就這個時候進攻巴西,破壞虞軍屯田種糧的計劃,逼虞國救援,如果虞國不救援,那虞軍恐怕就只能沿江補給糧草了虞國國土呈長條,又在郢都與我軍對峙,如果還要在往巴城運量,就算是他們有水路優勢,后勤恐怕也堅持不了幾年。”
王翦邊說邊注意少年君王的表情,見嬴政的眼神似乎有些不耐,立馬轉口道“不過,這是長遠之計,當務之急,還是拿下巴西。
拿下巴西,當聲東擊西,重用水軍,大軍做出入巴嶺的姿態,在大行道吸引虞軍的注意力,然后選一支精銳,沿白水而下,奪取閬中以作補給之后,立即殺向宕渠,從后方奇襲集結在大行道上的虞軍,從而放主力進入巴西。主力一進入巴西,大虞軍所有的謀劃就都成了空想”
白水,又稱白龍江、桓水、羌水、香水河、白水江、墊江,發源于西傾山,流經武都經過山林入巴西,入巴西的第一站便是巴西重鎮閬中。
在歷史上,在差不多陽平關與劍閣中線的位置上,新莽末年、東漢初年割據巴蜀的公孫述曾命令將軍侯丹筑白水關。
如今還沒有白水關,白水從武都到閬中之前的一段都在秦國境內,秦國其實完全可以沿白水而下。
只不過,白水沿線的路并不好走,此時又是枯水期。
但不管怎么說,這都是一條幾乎沒有軍事家會用的入蜀之路。
“好,好一個出其不意,聲東擊西。”
嬴政一會兒看地圖一會兒看王翦,喜不自勝。
虞人最擅長水軍,而這次秦國反其道而行之,
他知道,這個計劃的確有一定的可行性。
嬴政沒有提出諸如“虞軍萬一有準備怎么辦”之類的質疑,而是在思考如何實施這一計劃。
之后,便有了秦國朝堂上嬴政提出讓王翦帶兵的提議,就連嬴政自己都沒有想到,他的提議竟然沒有被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