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瀛洲的時候,雨馨曾說過,有人以大神通在神州到瀛洲的龍脈上做了手腳,那條龍脈,瀛洲對應的是蒼龍七宿的龍角,龍氐對應的是會稽山,龍亢則在東海。
如果說,秦始皇在東海射的蛟對應的就是龍亢、派方士出海是為了龍角的話,似乎這一切又都能夠說的過去了了,畢竟秦始皇也派人在破壞過龍房所代表的鐘山的龍脈。
如果按這個順序串起來的話,蒼梧山似乎代表的正是蒼龍七宿中龍心的位置呢不會吧,不會吧
這么一串的話,總感覺始皇帝求仙問藥是假,真實的目的是在做一件驚天的大事呢
而且,如果蒼梧山真的是龍心的話,那么對比龍房所在的會稽山的難度,這里的難度
董璜一時間忍不住想多了。
隨著龍魂被雨馨活捉,陽光重新照耀天地,湘山祠也逐漸露出了全貌。
那是一座充滿古韻的建筑,周圍樹木野美,風景秀麗。
這個時候,陪在身邊的焱妃忽然講起了另外的故事“夫君,其實湘山祠里祭祀的湘君,和我們陰陽家的湘君有所不同,這里祭祀的湘君是帝舜的妻子娥皇,而陽陽家的湘君對應的卻是舜。其實在陰陽家外還有另外一種關于湘君湘夫人的說法,這兩位神明其實都是女神,湘君是娥皇,湘夫人是娥皇的妹妹女英。”
“還有這種事”
焱妃的話成功轉移了董璜的注意力。
在古代,正妻稱“君”是很正常的一件事,甚至到了三國時代,董卓的母親還被封為了池陽君。
所以湘君和湘夫人,一個是正妻姐姐娥皇,一個是滕妾妹妹女英也說得過去。
“還有呢”
董璜對這種上古隱秘很感興趣。
驅趕了龍魂之后,一路上再也沒有遇到什么危險。
董璜的御駕沿湘水南下,繼而上岸,沿剛剛開辟出來的大道前行。
雖然至少在帝舜時代,九嶷山一帶已經是中原王朝的領地,到了戰國時代也有屈原等人留下了蹤跡,但事實上,如今的九嶷山附近十分荒涼,周圍大部分也都是蠻人;而九嶷山再往南,就是嶺南之地了。
在董璜決定親自來九嶷山之前,這里并沒有像樣的大道,僅有的道路還是蠻人們臨時修筑的,不過之前修筑的質量并不怎么樣。
但在董璜凝聚太陽神鳥、雨馨輕松“屠”龍之后,這些奉鬼神、重承諾、慕強者的蠻人酋長,終于真正意義上對董璜歸心,隨即便命令麾下的奴隸不惜一切代價給他們敬愛的皇帝陛下鋪好路。
在短短的幾天內累死了數萬奴隸后,才有了如今這條說得過去的路。
當然,也僅僅是說得過去而已。
董璜先是齋戒沐浴,按照禮儀祭祀了虞舜,這才前往湘夫人姐妹被困的地方蟠龍洞。
在前往蟠龍洞的路上,一個當地引路的老者,還給董璜講了一個故事
相傳,在帝舜時代,曾有九條孽龍盤踞在九嶷山,為非作歹、涂炭生靈,帝舜歷時九年,終于除掉了九條孽龍,但是卻積勞成疾,病死在九嶷山。
蟠龍洞這個名字,相傳就是孽龍盤踞的地點之一。
老者故事講完,董璜的目光卻忍不住看向了雨馨雨馨手里的龍魂該不會就是九條孽龍之一的魂魄吧
話說“德兼三皇,功過五帝”的秦始皇只是在云夢澤望祀虞舜,所謂的望祀,就是朝著那個方向遙望祭祀罷了,并不是真正去九嶷山埋葬帝舜的地方祭祀,這就有點奇怪了
眾所周知,始皇帝可是一個親力親為的性子,不論是泰山還是大虞都是親自封禪、祭祀,甚至還親自下海射殺蛟龍,為什么偏偏到了虞舜這里,就望祀了呢
該不會,這里真的有什么莫大的危險吧
然而,怕什么來什么。
當到了蟠龍洞的時候,講故事的老者忽然變成了一顆青松,與此同時,天昏地暗,風雨大作,隱隱有龍吟之聲傳來。
原本被雨馨擼在手中的龍魂突然獲得了什么力量一般,竟然沖破了雨馨的封印,消失在了風雨之中。
霎時間,風雨更加猛烈,雷鳴閃電、暴雨冰雹一同降臨
“爾敢”
雨馨怒喝一身,沖入了雷電冰雹之中。
“結陣”
董璜第一時間拔出了人皇劍,使用了軍團技太陽神鳥御敵。
萬眾一心下的太陽神鳥光輝,驅散了電閃雷鳴陰云暴雨,眾人這才得以看到高天之上的景象。
高天之上,雨馨被九條龍影團團圍住,龍影的目標很明確,就是雨馨腰間的傳國玉璽,而雨馨也以傳國玉璽為誘餌,將九條龍影引向了遠處,以免董璜等人被戰斗余波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