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傳說中,共工是祝融之子,龔姓便是共工后裔;有的傳說中,039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039總之,傳說挺多的。”
賈詡補充道。
“不理順啊,也不知道空間是哪一種說法,不過祝融真的死了嗎”
董璜忍不住疑問道。
“這個世界衡山有祝融殿,相傳為祝融安葬之所;另外,既然祝融為火正,為南方之神,又為海神,臣猜測,或許南蠻的祝融氏,真是祝融用來鎮守南方、南海的后裔呢”
賈詡也大膽猜測。
“等打贏了這一仗,就去看看吧。”
董璜金口玉言安排道。
董璜覺得,這個世界可能和山海經世界的聯系頗大,當然和董璜所知的藍星的一些歷史也能夠對的上號,比如說武王伐紂,為什么會有那么多巴蜀的諸侯參加,巴人、蜀人乃至僰人都派了兵、立了功,他們翻越漫長的蜀道圖個什么呀
但如果后稷就葬在巴蜀的話,就很能說明問題了。那表明,至少在夏代早期,巴蜀地區就與周民族關系密切,且有交通,彼此之間的關系可能到了東周時期受到了弱化,但在此之前,關系絕非一般。
不過,以上的猜測、傳說,其實跟現在的時局關系不大,現在最重要的還是打贏這場決戰。
這也是大虞和大秦真正意義上第一次正面戰場硬碰硬的決戰。
雙方在都廣城南一百里處的廣闊平原上列陣。
戰前,昌平君已經派人堵塞了水道,從而杜絕了虞軍利用水軍走水路機動繞后的可能。
沒有了水軍的威脅,昌平君就可以放心打一場正面決戰。
在軍力布置上,昌平君親率包括三萬銳士、六萬精銳、三萬輔兵在內的十二萬大軍為中軍,左右兩翼各有三萬精銳軍團和三萬輔兵為側翼,昌平君還選了五萬輔軍騎兵,分別部署在中軍與兩翼之間以及左翼更偏左的位置,作為機動。
事實上,昌平君對這些輔軍并沒有抱太大希望,不能夠組成軍團、實力很多都只有七階、甚至只有六階的輔兵,戰斗力頗為薄弱;但這些人用來撐場面和打順風仗還是可以的,尤其是那些騎兵,用來騷擾、唬人還是可以的。
至少昌平君覺得是可以的。
盡管可戰之兵只有十五萬,但總兵力可是近三十萬了這樣堂堂正正的大會戰,秦軍多少年了還是第一次呢
董璜則直接以高順所部二十萬人、兩萬頭圣戰象以及五萬虎賁軍為中軍。
其中,高順為中軍前鋒,兀突骨所部兩萬頭圣戰象為殺手锏,董璜親自坐鎮的五萬虎賁軍鐵騎為兜底,又有十萬八階空間兵作為輔兵。
大虞軍的左翼為張遼、魏延、王雙所部,共有軍團精銳五萬,空間兵精銳五萬;
大虞軍的右翼為岳飛、龐德所部,同樣有軍團精銳五萬,空間兵精銳五萬。
此外,還有董越夏侯淵模板、張郃、華雄、牛金等部,統帥游騎、蠻兵作為機動;周泰、甘寧所部水師也在想辦法掃清水中阻礙。
此戰,大虞軍不算水師,所投入了的軍團精銳也達到了四十四萬,可戰之兵近乎秦軍的三倍。
雙方累計投入的總兵力,則超過了百萬
這是真正意義上百萬規模的大會戰
另外,必須說明的一點是,雙方之所以都派出了大量游擊部隊,主要是因為這種大規模的會戰,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指揮的,只能夠在戰略上給與指導,很多分散的戰場的情況,還要看將士們的臨陣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