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竭其實在一開始就用了計的,只不過他如今麾下的這些官兵,都沒有人能夠看得出來。
正常情況下,白竭的立營看似沒問題,但其實問題大了,那就是對河對岸的虞軍毫無威脅,堵不住虞軍沿著梓潼水、涪水另一側去攻擊梓潼和涪縣的路,最多只能夠斷其后路。
然而,如果對方沒有全軍出擊,而是留下士兵看住秦軍大營呢又或者,對方根本就不需要后路呢
要知道,虞軍可是有著十幾倍的兵力優勢啊有這個兵力優勢,白竭這邊又不是那種只有一條路,非過不可的劍閣之類的險關,虞軍憑啥要在這死磕呢
正常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跨河扎三座營壘,直接堵路,三座營壘間以浮橋等相連,便于調兵支援,如此堅持上一個月,就算是大功一件了。
王翦也不是傻瓜,他很清楚,白竭這些軍隊最多也就是堅持一兩個月的時間罷了,畢竟兵力不足。
但這些沒有受過專業教育、只靠勇力和運氣殺出來的泥腿子,顯然不知道單單是扎營,其中就有多少學問,他們只是覺得白竭的選址很棒,布置沒有問題,白竭很強。
就連現在被安排殿后,也都覺得這可能是一個機會
呵
安排了王翦的心腹銳士們和劃給他的原本是羌廆屬下的三千兵殿后,白竭親率跟了自己一兩年的心腹兵馬輕裝簡從向梓潼奪命狂奔。
這一波,他在大氣層。
當王翦以為他在死守,當王翦派給他的銳士以為他要去伏擊阻擋虞軍,當虞軍也以為己方計策得逞成功調動了白竭所部的是時候,白竭所部卻以從江陽一路跑到資中、牛鞞,又跑到郪縣跑到這里的非凡速度與強大行軍能力,再次跑出了逃命的加速度,竟然以提前兩個時辰的時間,先虞軍一步,逃入了梓潼城。
不,怎么能說是逃呢,白竭這明明是為了不惜一切代價挽救梓潼城、挽救昌平君啊。
看著白竭所部面前跑回來的小四千人,昌平君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他連忙命令麾下做好防御的準備,并派人向王翦通報情報。
當然了,直到此時,昌平君還是以為白竭是大大的忠誠,不是不戰而逃,而是在兵力不做主的情況下,死命來援。
且昌平君還要依仗白竭和他的部屬幫忙守城呢
昌平君手下只有一千銳士、兩千精銳,剩下的郡縣兵和奴隸兵在他看來,也就是僅僅強過老弱病殘的炮灰,他的心里沒底啊。
這邊,昌平君剛剛重新安排了城防,那邊趙云、張任就已經帶著小十萬兵馬打來了。
趙云、張任所部只是讓士兵稍稍修整,便三面圍城,開始打造攻城器械,做出了要攻城的態勢,同時也派出秦軍俘虜進行勸降。
梓潼城內人心惶惶。
在知道大虞軍并不會屠城也不會虐殺戰俘的情況下,城中將士,尤其是那些老弱婦孺究竟還有多少戰心,那就要打個問號了。
張松還很歹毒的讓俘虜在城下舉著喇叭筒大喊家人們不要中了昌平君的奸計,他們是想要用你們的鮮血染紅他們的爵位呢憑什么錦衣玉食享受的時候沒有想起家人們,血戰的時候就要家人們頂在前面啊家人們,你們不要再上當受騙啦
總之,一口一句家鄉話,一句一個家人們。
這是很簡單的攻心計,但是在軍心動搖的時候卻極為有效。
這么一波操作下來,不要說普通的百姓了,就算是郡縣兵乃至很多銳士、精銳都不想打了。
打仗死的是他們的親人,毀的是他們的家,這要是能夠看到勝利的希望,那還好一些,可問題是哪里有勝利的希望啊。
尤其在帶兵大將是昌平君的情況下。
如今可沒有任何一個秦軍將士再對昌平君有信心了。
因為害怕這些降卒再亂說,惱羞成怒的昌平君直接指揮操縱床弩,射死了兩個,頓時嚇得降卒們四散而逃。
然而過了不久,這些降卒們又被迫換了方向繼續破口大怒直娘賊,虞人都沒有殺我們,你這個害得大秦幾十萬兒郎喪命的敗軍之將、跑跑大王竟然要殺我們我等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以后就叫你熊跑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