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丞相,之前種種只是小人的肺腑之言,不過據我所知,糜竺糜閣老似乎已經親自前來齊國了,且我大虞一向仁義,想必俘虜的齊軍將士都會得到極好的照顧。”
方善透露了一個令后勝心安的大秘密。
“此言當真”
后勝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
后勝為什么會以丞相之尊跟一個見不得光的情報頭子、風月場所老板稱兄道弟
還不是因為齊國的情況太危急了嗎
田章慘敗后,齊國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精銳同時面對趙國、虞國兩個方向的全面進攻。
齊國巔峰時期一共有五十萬技擊士,二百多萬軍團精兵,對外號稱三百萬大軍。
而長平之戰時,趙國的鎮國精銳軍團也不過四十五萬。
當然了,齊國的技擊士一般情況下對比其他國家的精銳,顯得有些拉跨,也是不爭的事實。但這并不妨礙齊國的強大。
當時秦國為西帝,齊國為東帝。
但樂毅率領聯軍伐齊之后,齊國國力大衰,雖然經過多年恢復,又吃到了滅魯的紅利,但在董璜降臨前,也不過勉強三十萬技擊士罷了。
然后,齊國的這些技擊士精銳,在滅楚之戰沒了十萬;之后的各種大戰,包括滅燕之戰,又丟了兩三萬,哪怕齊國在努力補充,但到了滅魏之戰的時候,也不過恢復到了二十五萬左右,且有一些的水準很一般,只能說是勉強入圍罷了。
結果,這二十五萬人有十萬被田章帶走去滅魏,又因為中了誘敵之計被郭嘉給全殲。
如此一來,齊國的精銳技擊士只剩下了十五萬,而普通軍團精銳雖然多番擴充,仍舊有一百三十多萬,但齊王心里仍舊沒底啊。
鎮國軍團,在這個時代算是最精銳的野戰軍團,普通軍團在野戰碰上鎮國軍團,幾乎沒有勝利的可能,除非是伏擊戰或者大優勢的包圍殲滅戰。
齊國的精銳軍團,其實主要用來守城、剿滅盜匪和依托邊界線上的重鎮進行防衛;一般情況下,不會單獨承擔對外作戰任務,而是配合技擊士出戰。
事實上,對于齊國龐大的國土而言,一百三十萬精銳軍團真的不多,而且很大一部分還分布在邊界等地,齊王根本就沒法短時間內集結。
就目前的情況看,因為趙虞兩國的攻勢,齊國有三十多萬精銳軍團和五萬技擊士被趙軍分割在了黃河以北;另因為董璜軍麾下最大的軍團之一的黃忠所部的將士已經兵圍睢陽,另有陸遜、項燕、于禁等聯合軍團沿泗水而上,兵臨下相,隨時都能夠沿泗水或者泗水的支流沂水、睢水而上,屆時齊軍駐扎在南線的十多萬精銳軍團和兩萬技擊士并春申君之子所部也有被分割包圍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齊王都臨淄所能夠集結的兵力僅有八萬技擊士和四十萬精銳軍團。但這些人總不能全都派出去吧就算是派出去,要先兼顧哪個方向
可如果不行動,那么在趙虞兩線夾攻之下,齊國從燕國、宋國、魯國、楚國得到的土地,都有丟失的可能。
齊國君臣怎么能不惶恐呢
齊魏之戰形勢圖
趙國也就罷了,但虞國的項燕所部是怎么回事之前不是說項燕所部已經入蜀了嗎怎么又調回來了呢
陰謀論的齊國君臣一度以為這是大虞早就準備好了要對齊國開戰,才秘密調了這些精銳前來。
當然,這其實只是一個美妙的誤會而已。
董璜把項燕調回來,其實是為了打南郡之戰的。
巴蜀現在的情況,是秦軍進不來,大虞軍出不去,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把精銳軍團都留在巴蜀之地,巴蜀那邊,主要交給了高順、戲志才,除他們的本部人馬外,還有張任所部、王平所部、嚴顏所部、霍峻所部、黃權所部等歸他們調遣。
另外,祝融女王和花鬘也已經入蜀,不過她們和張任所部、黃權所部、義子三兄弟所部乃至兀突骨軍一部的主要任務是南征。
對于其他人而言,在全國還沒有統一的情況下征討南蠻,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對于大虞而言,卻是獲得大量兵源和忠心耿耿的自然人的簡便方法。
擱在游戲里,董璜對于南蠻系的親和度滿點,自帶不用花錢的外交術,輕輕松松就能夠收服眾多的部落,得到大量的兵源。
征討南蠻唯一的阻礙,也僅僅是那些戰爭代行者罷了,但這個世界,顯然不是戰爭代行者的天下,誰敢冒頭,就讓誰斷頭
除了對南蠻的攻略外,董璜對于甌越、閩越、揚越等百越之地的攻略也已經展開,主要原因也是董璜對他們的親和度太高,打他們不說是像武裝游行一樣簡單,但也難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