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住房面積大的按照面積給錢或者給房,如果三代一間房,那就按人口給房,我會在南城的荒地里修建大批筒子樓,把他們拆遷安置到那邊,有勞動能力的人,還可能會優先招工。總之我會妥善安置。”
“那好吧,我回去和娘娘說一下,畢竟涉及的人很多,京城首善之地,還是不要鬧出亂子才好。”
送走了陶姑姑和雙喜。小娘皮不太明白楊凡想干啥,疑惑的問道“你自己掏錢修一條路,還能賺錢不成。”
“很簡單啊,路好了房子就會升值啊,這京城里有錢人太多了,這么多京官都在租房住,京城房價太高。我把這條道兩邊各一里地重新做成居民小區,然后賣房子。可比超市賺錢多了。”
小娘皮還是有些將信將疑,這個對她來說比較不好理解。
楊凡也不給她解釋了,一兩句話根本說不清。
李闖來京城,用夾棍夾出來7000萬兩銀子。
楊凡不用夾棍,用現代的商品,保準比夾棍好使,現代的東西只要用上了,就再也離不開了,把他的銀子都掏出來不是難事。
自古以來,人有錢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買房,然后就是置地。
自古京城居不易,京城里租賃房屋的官員、士人、富商比比皆是。這個時代的房子都是大院子,使用率低,內城的土地面積有限,所以才會造成大家都買不起房。
楊凡把這條路修好后,在路兩旁,臨街建商業,后邊建小區。做小而精致的住宅。對有錢人,推出后世的合院小別墅,園林景觀微縮,移步換景,小樓房利用面積大,能住的下一大家人。肯定會有市場。
楊凡瞄準的就是買不起大院,但手里幾千兩還是拿得出手的那批人。
居住的舒適和方便是非常重要的,前邊商業街,后邊是小區,不論是購物,還是出行都很方便,一定會吸引很多人。
最有賣點的就是,楊凡準備上自來水系統,和下水道系統,他開鐵廠的,鑄鐵管根本沒有難度,等遵化那邊的高爐和平路都建設好了,一年十萬噸的產量,足夠支持。
至于是否上暖氣和玻璃,也可以考慮,這個也沒有什么難度。也就鍋爐需要研發,難一些,可是取暖的小區鍋爐能難到哪里去。鑄鐵的水管和暖氣片也沒難度。玻璃找個磁窯就能燒制,資料筆記本電腦里都有。石英石遍地都是,石灰和純堿這個年代都有礦,不是稀罕東西。
小區二十四小時保安,好好綠化一下,出門一直到上街都是水泥路面,這么舒適的生活,楊凡就不信引不來那些有錢人。
現在的京城,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溝渠惡臭,垃圾成堆。公共衛生沒人管,好多人,尤其是小孩子隨地大小便。井水里都是癩蛤蟆,每到換季就流行疫病。
這條路13里長,楊凡還計劃開通馬車巴士,用夏爾馬來拉車,用長車廂的四輪馬車。一車能坐著和站著五六十人。
上廁所家里有抽水馬桶,洗澡家里有浴室。做飯有單獨的廚房,吃飯有單獨的餐廳。一家人樓上樓下住一套小樓房里,要多舒服有多舒服,要多愜意有多愜意。
這種房子絕對會讓那些有錢人瘋掉,人都是喜歡享受的,用這種方法弄錢,絕對比夾棍好用的多。
楊凡知道,明末的財政問題和經濟問題,很大程度就是所有人有錢人,都把白銀藏起來不流通,造成通貨緊縮,最廣大的百姓卻沒有銀子,沒有購買力。從而造成經濟凋敝。只有把銀子從他們口袋里掏出來,給百姓創造就業機會,才能把經濟好轉起來。
錢流通了起來,一切才會好起來。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