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除了苦笑還能說啥。
任何時候,凡事不看他怎么說,就看他怎么做,在事兒見真章。
只要一過事兒,他什么心思都隱藏不住。
楊凡很心里很明白,自己來京城得到什么要靠自己,而不是寄希望于其他人,即使是皇帝也一樣。
所以,他愿意承擔風險,收納林月如代表的一派勢力。
有付出,才有回報。既然在官場上混,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只是權衡利弊大小罷了。
除了五軍都督府的軍令,還有一分陛下手諭。
陛下準了楊凡和涂山月辭去東廠和錦衣衛所有實權職務,興禾團練改為地方軍籍的請求,讓楊凡帶兵三日內開赴遵化鎮守。
楊凡保留錦衣衛指揮僉事一職,但是沒有了興禾團練在錦衣衛內部,楊凡就是光桿司令,參謀不帶長,放屁都不響。
這就完全是虛職了。
涂山月加封誥命夫人,封為五品宜人。
明代真正領導錦衣衛的實權人物,是掌錦衣衛事指揮僉事。并不是錦衣衛指揮使。
如果錦衣衛指揮使不帶掌錦衣衛事這幾個字,那他就是虛職。這是從永樂朝紀綱開始的傳統。
現在掌管錦衣衛的是駱養性,他的官職并不高,比指揮使低三級,但是他是掌錦衣衛事指揮僉事,所以他才是錦衣衛的當家人。
當初,為了方便辦事,崇禎把興禾團練整體納入了錦衣衛體系。所以楊凡這個千戶在錦衣衛是有非常大的權柄的。
因為他有人,他就能辦事。
有楊凡帶著三千鐵軍在錦衣衛內部,就嚴重削弱了駱養性的對錦衣衛的權威和掌控力。
楊凡很清楚這是崇禎特殊時期的特殊做法,現在自己不發揮作用了,而崇禎要駱養性徹底掌控錦衣衛,自己再不走就討人嫌了。
所以他自己請辭。
人要識趣,知進退。
涂山墉調笑楊凡,也是因為楊凡納了林月如,讓皇帝對他有些不放心了,擔心他為了美人,立場不穩。
所以要先把他和他的軍隊調走。
然后再處理魏督公。
楊凡早看出來了,陛下是個疑心病很重的人。
這樣的人沒事別在他眼前晃蕩,否則容易被猜忌,早晚會出事兒。
涂山墉看著兩份命令也是苦笑,給楊凡一個指揮同知,真的不算什么。沒有地盤的虛銜罷了。要是楊凡以千戶身份回去,就實在是說不過去了。
“陛下這么依靠文官,恐怕以后的路不會太好走。”楊凡沒有什么好說的,只是覺得陛下依靠文官,早晚會后悔的。但這和自己又有什么關系呢,自己回去深耕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才是正經。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