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鋼芯后。穿甲能力極大提高。這是為了對付建奴的三層甲提前未雨綢繆的。
這種彈頭的底部有個圓錐形的空洞,一個木塞堵住洞底,發射時燃氣壓迫木塞擠進空洞,迫使彈底膨脹,緊貼槍膛。
封閉住彈頭和槍膛之間的空隙,使燃氣無法外泄,米尼彈解決了前裝槍裝彈困難,滑膛槍射程太近的問題。
楊凡的改進使得步槍超過其他武器,成為此時戰場上的決定性武器。
但米尼彈有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它只能用很軟的合金例如鉛制造,這樣彈頭才易于膨脹。
彈頭軟,擊中目標后會馬上變形,停止作用很好,但穿透力太弱。
這也是楊凡加鋼芯提高穿甲能力的意圖。
擊中盔甲目標后鉛變形鋼芯不變形,最終鉛彈可能留在甲片表面,鋼芯則會和鉛包覆脫離,擊穿盔甲殺傷人體。
同樣為了快速膨脹彈頭以閉鎖槍膛,發射藥只能使用快燃火藥,而發射藥的發展趨勢是慢速燃燒,以便彈頭能在槍膛內得到長時間的均勻加速,以提高初速。
這些缺點決定了,楊凡這些設計都是臨時性的,為了應付此時的戰場環境,以后還是要逐步發展線膛槍和后裝槍的。
這些蒙古兵,他們根本沒有披甲,只是穿著皮袍子。
十夫長才有皮甲,百夫長才有鎖子甲。千夫長才有大明那種扎甲。有的是魚鱗甲,有的是山文甲。一般都是繳獲大明的。
第二輪齊射,徹底把被打懵的牧民嚇破膽了。這個距離根本不用瞄準,一槍打死一個。只要正常發火,基本不會落空。
兩輪發射后,陣地前煙霧彌漫。沒辦法,現在的發射藥還不是無煙火藥,打不了幾輪前邊就看不到了。
不過這里是山上,山風迅速的把煙霧吹散。
巴圖是伊爾根的侄子,他父親是上一任臺吉。他父親死后,臺吉之位被他陰險狡詐的叔叔搶走,為了安撫部落里人心不服,才給了他一個千夫長。
此時第一排槍響,他就知道糟了。他不是那些無知的牧民,他知道火器。他一個激靈就滾倒在地。
然后他眼看著前面的人像被草原上狂風吹倒的牧草一樣,噼里啪啦的倒了一地。
看的他頭皮一陣發麻。生死一線間他瞬間領悟,這些人不是蒙古人,蒙古人那里有這么多的火器,而且使用的如此熟練。
中計了,這就是一個圈套,一個針對白音部落的圈套。但理智告訴他,此時此刻一定
不要動,否則立刻就會被打死。
果然,不到兩息的時間上面傳來了換陣的腳步聲。然后,他眼看著又伸出一排密密麻麻的火槍槍管。
他是玩過火銃的,他認出那么長的槍管,應該是鳥銃。這東西很準,可以打鳥,而且有效射程超過弓箭。
又是一陣彈雨劈頭蓋臉的打來后,他沒有聽到新的換陣腳步聲,知道這是在裝彈。
不能猶豫了,必須馬上沖過去,和他們肉搏,否則這樣輪換射擊下去,有多少人也不夠往里填的。
兩輪齊射至少打死打傷了四百人。現在能沖鋒的只剩下一千三百多人了。
巴圖一躍而起,大聲喊道“他們在裝彈沖上去,和他們白刃格斗,快”
所有蒙古兵頓時如同醍醐灌頂一般,了悟了當前的處境,千夫長說得對,必須快速沖上去。
“胡拉胡拉”蒙古人怒吼著,不要命的沖了上來。
安三溪冷笑了一下,他太了解草原上的戰爭模式了。就那三板斧。
“開炮”他冷冷的下達命令。
頓時,指揮所下面五個炮位上的三磅炮噴出了烈焰。因為裝填的是霰彈,每門炮向下面蜂擁而來的蒙古兵噴出了一千顆小鋼珠。
瞬間打出了四十度寬,三百米長的扇面。五門炮,射界達到二百度,基本無縫封閉了蒙古人三面圍攻的戰線面。
這些炮彈同樣是絲綢定裝的。霰彈用的鋼珠是二愣子從廢品里挑出來的銹跡斑斑的自行車滾珠。
鐵屑和鐵銹打進身體里更容易感染。這個時代的醫療條件根本取不出來。只能持續發炎。之后死于嚴重感染。
一連串的炮聲后,頓時戰場上又是一片血肉橫飛。chatere,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