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搞得這些打土豪,分牛羊,建立生產隊,發展集體經濟的一套。簡直就是挖這些貴族的祖墳。讓他們仇恨的幾乎發狂。
一個個流言和歌謠開始在草原上流傳。
牧人和奴隸都在傳唱著歌謠“放羊的,吃老鼠,放牛的,吃草根。要問牛羊哪里去了,都被老爺們吃掉了。要想過上好日子啊,去投奔哲別吧,他會給你氈包和婆娘,給你牛羊和糧食,還有烈酒和鐵器。去投奔哲別吧,離開這些吸血鬼。”
風帶著春天的信息,飄到四面八方,直到天的盡頭。
整個草原上人心浮動,貴族們都要瘋了,拼命的用鞭子抽打這些傳唱歌謠的人,也無法制止歌謠的傳播。
現在河邊的而碼頭已經用水泥修筑完畢,可以同時停靠十多條船。
碼頭旁邊正在修建一座水泥堡壘。
用的是三十里外的山上炸下來的石頭和水泥。
如果楊凡在這里,他會驚訝的發現,這個已經蓋了一半的建筑分明就是巴士底獄的形狀。
安三溪從瑤光派信使送來的各種堡壘方桉中,一眼就看中了巴士底獄。
巴士底獄占地面積約2670平方米,有8座高約100英尺3048米的塔樓,塔樓間由高24米寬3米的城墻連接,城墻上還配有15門重炮。
城堡四周被一道寬26米深8米的壕溝環繞,只有一個吊橋與外界連接。
安三溪看重的是它的堅固和高大。
塔樓十層樓高,城墻也有八層樓高。
這在草原上這種建筑只有低矮的氈包的情況下,是極其震撼人心的。
安三溪想要效彷皇宮用大殿來震懾百姓的方式,用一個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的建筑來在精神上鎮壓草原。
巴士底獄看著無比的邪惡和陰森。同時他的建筑材料帶給人極其堅固和穩定的感覺,讓人不知不覺的就想膜拜和服從。
三萬部落民三班倒,不分晝夜的在楊凡發配來的流民幫助下修建著這個建筑。整個工地夜晚也是燈火通明。
安三溪知道,他這個搞法,蒙古貴族就會聯合起來,討伐他這個十惡不赦的,大逆不道的,挖他們祖墳的混蛋。
他必須盡快的修好這個固若金湯的城堡。這就是一枚深深楔入草原的釘子。一個橋頭堡,時老爺征服草原的前進基地。
楊凡計劃一共輸送一萬個家庭道草原上定居,徹底改變這里的人口結構。這些河流兩岸都是可以屯墾種植莊稼的,只是蒙古人不會耕種而已。
目前已經有三千戶大約一萬人的流民,被運送到這里。和部落民一起參與堡壘和碼頭,民居的修建。
等建設完了之后,楊凡會給他們分地。讓他們定居下來。
以后牧民放牧牛羊,農民種地。楊凡會從水路運來各種商品。這里將會發展成一個草原上的城鎮。
成為內地和草原的貿易中心。
水運的低成本、大運量、高效益是晉商的駝隊不能比的,楊凡準備把晉商的生意全部搶光光,讓他們蹲在墻角哭去吧。
這些人都是壞蛋,他們向草原走私鐵器和物資,給建奴入關搶劫的贓物銷贓,運送糧食、火藥和火器給建奴,純粹是一群漢奸商人。
在清朝他們都混成了皇商,子子孫孫都榮華富貴,可卻導致華夏徹底被西方甩在了后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