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生產簡單,只要有模具,現在建立了好多的水力鍛造和沖壓的作坊,鋼板沖壓一下就是一個零件,很快就可以生產好。
但是組裝就很麻煩,畢竟這些甲胄要連綴起來,楊凡只好把婦女們都召集起來,每人拿回去幾套零件,回家去連綴組裝,然后計件算工錢。
這種方式非常成功,很快就湊足了一萬套鎧甲。女人做這個伙計是有天賦的,和做衣服一樣,只不過以前下單給她們做被服,這次是做鎧甲。
做北服用針線連綴,做鎧甲用鐵絲和鉗子。其實都差不多。
楊凡沒想到,這個安排,成了以后,楊凡體系家庭作坊的源頭,以后會有大量的物品被家庭作坊制作出來。形成了一個產業。就行二戰時的腳盆雞大量的軍需品都是分散道家庭作坊組裝一樣。
這些鎧甲都是拋光的鏡面一般的亮銀色,為了和東瀛那邊風格一致,最后又上了黑漆和紅漆。不仔細看真看不出區別。
面具因為時間緊迫,沒有時間彩繪,就是直接是亮銀色的了。
海盜們被收編后,都分發了幾套里外的棉布的衣服。
這次又發了一套內襯的皮甲和外面穿的東瀛鎧甲,還發了斗篷。一個個的都喜氣洋洋,像過年一樣。
他們物資極度匱乏,每一件衣服都很珍貴,就是破布也舍不得扔掉。
要用小塊拼起來,作為孩子的衣服使用。實在是脆的不行的破布也要用漿糊粘成厚布板,用來剪鞋底。
這次發了這么好的衣服和鎧甲,人人都開心死了。
隨后船上還搬下來大量的倭刀、薙音剃刀長桿小彎刀、十字槍一款類似于中國古代的鏜鈀一類的武器。
最后,還搬下來五百具,棘輪上弦的鋼弩,作為弓箭的替代品。
楊凡沒有合適的火器給他們,大量制作日式鐵炮即沒有必要,也沒有那個時間。燧發槍是不可能給他們的。火炮更別想了,最多就是佛郎機炮、虎蹲炮、發熕炮之類的。
這些破玩意,在楊凡看來存粹是浪費材料和時間。
另外也是楊凡對他們不放心,一個是擔心有人叛逃叛亂,另一個也是擔心先進的火器的遺失,怕落到西洋人手里。畢竟現在的技術差距沒有那么大。
火門槍又是之前楊凡普遍裝備的,如果給了海盜,那不是不打自招嗎。
海盜們一個個喜氣洋洋,歸屬感大大增強,畢竟好的裝備就是戰場上的另一條生命啊。
發完了裝備和補給。沒想到還有好東西。
那些福船上還卸下來好多的鹵煮好的豬頭,還有五斤一壇子的白酒。一人發一個豬頭和一壇子白酒。
雖然馬上要開戰了,但是有這么好的待遇,海盜們都興奮起來,一點都不怯戰。紛紛拿著酒肉回家,和老婆孩子歡樂一下。
海盜不就是這個樣子嗎,有今天沒有明天的混日子,有酒肉,今日就盡情的歡樂,至于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
整個小鎮子里,家家都升起了炊煙。女人和孩子都像過年一樣,她們能吃到肉的日子可不多。雖然,她們的男人很快就要出海,能不能回來,或者完整的回來,誰也不知道,但是,這并不能影響她們盡情的享受生活。,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