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曾祖和祖父均仕吳越,父親范墉早年亦在吳越為官。
宋朝建國后,范墉追隨吳越王錢俶歸降大宋,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
寧武軍,唐代方鎮名。唐末置,治今河北省懷來縣東南。
范文程這一支應該是從河北去的遼東。
他的曾祖父范銳,曾出仕為明嘉靖朝的兵部尚書。祖父范沉,官職為沉陽衛指揮同知。其父為范楠。
范文程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出生,祖籍沉陽,出身于官宦世家。
范文程的曾祖父,曾擔任過明朝的兵部尚書,因為在官場上剛正不阿,范銳曾因直言駁斥奸臣嚴嵩而被罷官,墻倒眾人推,結果又遭到小人排擠,導致整個家族被流放到了東北。
所以,范文程從出生的時候,就已經算是東北人了。
從家族的經歷看,他對明朝的感情不會太好。
太爺爺一生剛直,忠君愛民,可下場并不好。正所謂是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
他家幾代人在東北受了不少苦,到了他這一代更是徹底破落,生活困苦。這些切身經歷對他的很多想法,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范永斗,祖籍山西介休。出生于明末張家口。
早在明朝初年,范氏就在張家口和蒙古地區做生意,歷經七代,傳至范永斗成為張家口地區對滿蒙貿易的漢族大富商,時人稱其“賈于邊城,以信義著”。
介休張原村范家,祖籍陜西,后遷居介休縣張原村。
可見,這兩家范氏都認為祖籍是陜西邠州。他們自稱都是范仲淹后代,應該是可能性極大的。
據張原范氏家譜記述“始祖志綱公,于前明成化年間由陜徙晉,寄居于介休城中,后遷于張原村。”
范氏自志綱傳至第六世范明,始攜長子永魁到塞外經商,收入頗豐。
明末三子范永斗字肖山,繼承父兄事業,成為操縱張家口一帶貿易八大商人之一,主要與外蒙古族和遼東女真族開展馬市交易。
范家人很厲害,都說富不過三代。
范仲淹家族整整興旺800年出80個狀元,400個進士。歷朝歷代出仕為官者多如過江之鯽。簡直駭人聽聞。
范永斗在他的后裔中,雖然在商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真不算什么。
范文程其人,是整個明末亂世中,第一流的厲害人物。洪承疇之流從個人能力上來說,差的太遠。
其眼光之毒辣,看人之準,料事之神,洞悉世事人情也許只有三國的賈詡能比一比。
此人還文武全才,經常披掛上陣,出將入相。運籌帷幄有張良之才。
其人精通權術、手段高明,深知為官進退之道,歷經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四代帝王寵信不衰,而且均為內朝參與機密謀劃的心腹之人。
他一生中經歷了無數的內亂、傾軋、陰謀、政變、戰爭、權力交接。不僅每一次都選對了勝利的一方,保全了自己和家族,并且和皇室四代密集聯姻,關系盤根錯節,榮華富貴達到了極點。
從個人來講,他無疑是成功的。
只是很可惜,這樣杰出的人才,沒有被明朝重用。崇禎若是能重用他,歷史還真不好說會怎么寫。
“肖山兄,旅途車馬勞頓,弟已備好酒席,為兄洗塵,還請隨我一同進城。”
“好,好,叨饒了。”
一行人,通過破敗的城門,進入了西平堡。,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