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是不得已而為之,是為了防止牲畜把草根吃掉,毀壞草原,所以要流動放牧,這也是蒙古和之前的游牧民族,國家組織松散的原因。
控制力不強,政權極不穩定。
楊凡把他們固定下來,定居生活,便于控制。
只有定居,把他們固定在城市和居民點里,才可以穩固的控制住草原,便于今后的長治久安。
而且種植牧草,可以在秋季制作青儲飼料,保證了牲畜越冬。
定居圈養好處太多了。牛羊不走動便于增肥。種植牧草便于提高單位草場的載畜量。
冬天把牛羊趕進石頭房子,可以生火,內蒙不缺煤炭。這樣牛羊就不會凍死。
等把羊種換成細毛羊,今后除了羊肉,羊毛也是牧民的一大收入。
多倫城將會開展毛紡織工業,生產毛線、羊毛和羊絨制品、生產皮革衣服鞋靴,皮草服裝。建設大型屠宰廠,制作各種熟食和香腸等肉制品,向內地出售。
蒙古人把城里分給他們每家每戶的小口院子,直接建好柵欄,支上蒙古包,帶著自家的狗群住了進去。
只有部分蒙古人選擇了請人建房子。當這些蒙古人住上房子和熱炕后,舒服的過一冬天后,相信其他蒙古人,很快就會放棄蒙古包。
現在城里每個社區都是土房子和蒙古包雜亂的混在一起。
蒙古人沒有單獨劃出社區,都是打散了居住在二十四坊里邊,和漢人雜居。
這時候城南的空地上擺著香案。
安三溪和黃三帶著大小官員,焚香禱告,三拜九叩。
當場殺豬、牛、羊各一頭,把首級放在香案上。
祈求上天和祖先保佑,年年五谷豐登,人畜平安、百業興旺,四季發財。
祭祀完了天地、祖先和谷神,安三溪大吼一聲,“開鐮”
城門樓上,一門發熕炮,沒有裝填彈丸,作為信號炮,轟隆一聲巨響,對著天空開了一炮。
這聲炮響過后,東西北三座城門上,接連炮響。
聚集在城外,各個社區的生產隊,以社為小隊,區為大隊,集體舉起鐮刀,大聲吼道“開鐮開鐮開鐮”
隊長老鐘頭兒,把鐮刀舉起來,大吼一聲“大伙兒拼命干啊,爭取三天收完,收獲最多的十家人,上面說了,每戶獎勵一掛大車一匹馱馬。”
頓時,人群人人摩拳擦掌,轉身向著高粱地沖去。,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