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團和其他三個團一樣,駐扎地都在多倫城外四周,都是用鐵絲網和壕溝圍起來的營地。
營地里都是棉帳篷,棉帳篷冬天保暖,夏天隔熱。
楊凡不想浪費時間修筑工事,時間寶貴,不如全部用來訓練。
這樣采購棉帳篷就是做好的選擇,現代棉帳篷已經淘汰了。
軍用被服廠倉庫里擠壓很多。現在軍隊都用活動房屋,早已不用棉帳篷,只花了很少的錢,就收購了倉庫積壓的一萬多套棉帳篷。
一個小型棉帳篷,里邊放置行軍折疊床,足夠一個伙的十名人員使用。中型的帳篷,使用上下鋪床,足夠一個總旗五十人使用。大型的棉帳篷可以用作中軍大帳,指揮中心、倉庫和馬圈等。
營地中間的中軍大帳前是一塊巨大的平地,這里是大校場。平時訓練和檢閱的地方。也是開大會的地方。平時有犯軍規的也在這里打軍棍。
四大軍營除了東面,在灤河東岸是巴士底獄城堡外,其他南北西三面分別是,直屬騎兵團,白銀騎兵團,土默特騎兵團駐地。這些軍營在農田的外圍,負責保護農田和勞作的農民。
有這些騎兵在,就是農民的定心丸,他們就可以放心大膽的干活。
多倫城里也有一個大校場,就在衙門的大門前,是硬化的地面。
這里是全城的中心,四面的街道都通向這里,足足有一平方里大小,是一個五百米的正方形。
除了北面是衙門外,廣場的四周都是各種店鋪,此時,盡管已經是深夜了,廣場上的燈柱上,電石燈通明,把這塊水泥地照射的亮如白晝。
一車車的糧食到這里傾倒,水泥地上鋪滿了糧食。
這些剛剛打下來的糧食必須要晾曬脫水,然后才可以裝入糧倉。不然潮濕的糧食會發霉的。
水泥地非常容易吸收熱量,在白天的太陽暴曬下,溫度極高,一個白天就可以把糧食干燥的差不多,當天晚上就可以收入麻袋,運進倉庫。
前半夜收完昨天的糧食,后半夜,就會有馬車把今天收的糧食運來,攤在廣場上晾曬。
三個騎兵團的軍營也是一樣,大校場也被臨時征用,用于晾曬糧食。
這里沒有水泥地面,只有用黃色粘土摻入石灰和沙子,澆水后用直徑兩米的大石頭碾子,在十頭牛的拖動下,壓實的地面。
因為摻了石灰,所以這里不長草,此時,地面上鋪了塑料圍墻布,大批的糧食傾倒在上面,一隊隊的人用木板鍬推平,攤薄。
農民們在忙著,騎兵們則以中隊為單位,聚集在帳篷區吃烤全羊。
這幾天,他們其實壓力比農民大。四面的蒙古大小部落像是瘋了一樣的騷擾。他們疲于應付,使收割沒有出現任何損失。
這次殺的都是肥羊,每一只至少有五十斤肉。一個中隊烤三只羊。讓大家吃飽吃好。
因為每次只能有三分之一的中隊可以回來輪換吃飯,畢竟夜里蒙古人也不消停。
王浩帶著自己的中隊正在吃烤羊,烤羊滋滋冒油,香氣四溢。三只大羊,平均每個戰士可以分到一斤半到兩斤肉。可以痛快的吃個夠。
戰士們把馕餅挑在刺刀上,就著篝火烤熱。
面餅散發出麥子特有的香味。
炊事班用扁擔挑來一桶桶的紫菜蛋花湯,還有十斤一塑料桶的二鍋頭白酒。每人的搪瓷缸子都倒了三兩白酒。平時,軍人可不準喝酒,喝酒都是特殊獎勵的。或者是重大節日。
戰士們在篝火的映照下,紅彤彤的臉膛,充滿了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