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老爺和夫人不用他摻和,他只要把跟著來的官兵和仆役
管理好就行。他們這些人弄些酒肉、來點面條就非常不錯了。
老爺現在的飲食都是夫人親自負責的,已經輪不到他們三個伺候了。
湘怡指揮侍女們在狗食棚子外面,找塊樹蔭下,鋪了一塊紅地毯,然后擺好折疊的小炕桌,讓主子們盤膝坐下,然后點燃行軍酒精爐,安上老板那里借來的烙餅用的平底鍋,讓老板把生的驢肉餃子送來。
這種用竹子和油布臨時搭建的路邊飲食棚子,一般都當地人稱為狗食棚子。都是販夫走卒之類的窮人吃飯的地方。賣些湯水,面條、餅子之類。因為靠近官道或者碼頭,位置較好。也有南來北往的客商伙計等在這里就餐。
這家狗食棚子,老板姓黃,是薊州近郊的王家莊人,帶著老婆和小姨子在這里賣些驢肉蒸餃和面條。也偷偷賣些肉食和酒水。他們這種店不是有牌照的正店,按說是不能賣酒和肉食的。
不過大明現在已經進入混亂模式,很多規矩早都沒人遵守了。
只要花錢,這里甚至都敢把牛肉給你端上來。
上次楊凡在這里吃過一回,對他家的驢肉大蔥餡餃子贊不絕口。這次決定帶著老婆們嘗一嘗。楊凡的草根經歷,導致他對路邊的食肆情有獨鐘,其實路邊飯攤也有做的好的。
老板看到楊凡來了,趕緊過來伺候,上次楊凡在他家吃好了蒸餃,走時扔了一兩銀子給他,把他激動的千恩萬謝的。這次看到楊同知又來了,趕緊過來,招呼他渾家和小姨子給上菜。
“老黃,生意還好吧。”楊凡坐在毯子上和他打招呼。
“托大人的福,小的生意還不錯,自從大人上次來了。潑皮們都不敢來打秋風了。”老黃一臉諂媚的笑道。
他渾家姐妹倆也惶恐的跟在他身后給楊凡施禮。
“嗯,有人欺負你,
就告訴我,在這薊鎮本將還是好使的。”
“多謝大人,多謝大人。”老黃激動的紅光滿面。
“行了,你忙去吧,把生餃子拿一蓋簾來,對了,用面粉調些汁水,稀稀的,素油也來一壺。”
老黃也不敢問楊老爺這是做什么,他是做生意玲瓏剔透的人,只要把東西拿來就好,貴人的事情少打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老爺,你快做鍋貼,我都餓了呢。”小娘皮抱著楊凡的胳膊搖晃道。
“老爺,我也看看鍋貼是怎么做的。”林月如也興趣盎然的說道。
“這個簡單,你們看著啊”楊凡說著,把素油刷到鍋底,等油熱了,就筷子把蓋簾上的生的驢肉蒸餃夾一個到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