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的人蹲在地上,雙手抱著頭,似乎這樣更安全。
沖進一百米后,蒙古人迎來了第一波直射打擊。
五六千支箭,箭如飛蝗一般迎面射來,直射比拋射造成了更大的傷亡。
因為,拋射沒有瞄準,只是概略射擊。屬于碰上一個算一個。很多都落到空地上去了。
而直射則不然,蒙古人是前仆后繼的沖來,就像涌浪一樣,后浪推前浪。
直射的弩箭即使沒有射中第一排,也會在第二排,第三排,甚至是第四排找到目標,基本不會射空。
這一輪直射,頓時使整個戰線一窒。
前排的人馬被射成了刺猬,插上了無數根弩箭,人馬都紛紛向前栽倒。
第二排和第三排也有很多人被射倒。但畢竟第一排擋住了絕大多數弩箭,而從空隙射過去的不多。
安三溪有點糾結,目前效果還行,如果這些民兵能扛得住,他很想繼續射下去。只要弩手們臨危不亂,有條不紊的保持三段射擊,蒙古人根本沖不上來,很快就會被打崩。
但是他不愿意冒險,畢竟這些人都是多倫城的主要勞動力,他不愿意損失太大。
這里不是當年的亂石灘百戶所,可以大浪淘沙,用幾倍的陣亡篩選出少量的精兵。
開春還要種地呢,壯勞力沒了,誰來養活這些孤兒寡母,全靠老爺水運嗎,那么這樣,開發多倫城還有什么意義。
老爺的意圖,是在草原上建設一個前進基地。立足已穩后,逐步的蠶食,最終統一草原。而不是變成一個純粹消耗老爺財力的負擔。
“鳴金收兵吧,讓他們撤退到楔形陣的后面去,重新組隊。”
隨著一聲令下,十二個楔形陣的一萬士兵也端起了鋼弩開始拋射,他們主要是掩護弓弩手們撤退。
銅鑼哐當哐當的敲響,第一線的民兵們如蒙大赦。
立刻扭頭就往回跑。
氣的軍官們破口大罵,撤退要保持建制,不能一窩蜂的亂跑。
好在平時按照社區、街坊編組起了作用。人在逃跑時,也是習慣于和熟悉的人在一起。
這些人扛著自己的長戟,背上鋼弩,一小群,一小群的向后跑去。
武器可不便宜呢,他們都是貸款買的。
要是扔了,武器沒了,貸款還是要還的。
這些人當年窮怕了。逃走也是抱著武器,這些東西是他們的重要家庭財產,可不能扔啊。
安三溪此時,深切的感覺到了老爺的英明。
難怪讓自己這么編組這些民兵。
要不是他們都是親族和街坊、朋友,一個生產隊的。這下子非跑散了不可。人遇到危險時和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這是本能。
打撒等人終于長處了一口氣,傷亡太大了。
看來蒙古人的拋射還是非常好使的,這些漢人步卒崩潰了,已經逃跑了。剩下的就是蒙古的勇士們,一邊倒的追殺了。
可是他們沒有高興的太久,對面又是一片黑云飛起。
對方還在拋射,他們不是已經潰退了嗎,怎么還有人在拋射。
臺吉們驚訝的互相看看,每個人的臉上都是不解。
打撒的臉色變了變,他明白了。
安三溪在后面還有第二陣列。自己果然還是小看了哲別。
能經歷幾百次戰斗不死掉的,沒有一個是傻子。
明日五更,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