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帝躲在幕后,沒有人知道他的意圖。
很顯然,英宗的清軍是失敗的,楊凡不用想也知道。要不然京營也不會爛到這個程度。
“英宗清查那個地方的倉庫,那個地方的倉庫就失火,基本上就是燒成白地。既然軍需物資查不成。英宗決定清查邊軍的人數。方法也簡單,就是自己親自去一趟。你們都給朕站好,朕親自核實。”
楊凡點點頭,是這樣的,核實軍隊的真實人數,最好的辦法就是親自去看。只要上面的官員肯下來,實地查看,基本湖弄不過去,全得露餡。
當時英宗時帶著內閣和勛貴一塊去的。
為什么,御駕親征要把內閣和全體勛貴都帶走
打仗需要勛貴帶兵這個好理解,哪有帶著內閣去打仗的。
唯一的解釋就是,英宗是突然襲擊,強制帶著他們去宣大核實軍隊情況的。因為內閣和地方軍頭已經合伙了。不下去根本查不清。為了防止他們通風報信,只能全帶走。
楊凡問道“你是說土木堡不是和蒙古人打的,是一場政變和兵變。”
張世澤說道“你看看土木堡在哪里,在長城內部很深的地方,離北京很近的。那是內地,根本就不是邊塞。”
“土木堡之后,最大的后果不是文官控制了朝廷,更大的后果是孫太后的兄弟五人控制了京營。勛貴中的外戚勢力利用和后宮的勾結而上臺。現在有封爵的勛貴一共有50多家,這些人有一半都是因外戚獲得封爵的。他們在實際掌參與著握京營。”張世澤說道。
魏忠賢為什么沒有兵權,因為兵權在鄭貴妃的一系勛貴手里。
如果鄭貴妃不能在內控制宮廷,在外控制京營,她憑什么能掌握住魏忠賢。至少在這些勢力里邊鄭貴妃的勢力,也就是福王集團,占有很大的比重。
楊凡敲著桌子,崇禎這一次清軍的目的到底是什么。雖然兩次都是清軍,但是目的不一樣,這件事的走向肯定不會一樣的。
張世澤是勛貴,他肯定知道很多自己不知道的內幕。他們張家是大明朝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參與者和當事人。而且他說的很多情況和自己分析的相符合。
很多歷史事件,從外面看到的都是暴風驟雨,下面殺的血流成河。在真正的參與者那里,可能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意圖和原因。
對陛下來說,什么清軍啊,什么軍隊的無能啊,什么收回兵權啊。可能都不是第一原因。
第一原因就是,他要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性命,要保住皇位在自己的子孫一系傳承下去。他就必須把競爭對手干掉。
拔掉了魏忠賢,只是站穩了腳跟。
他要不想像代宗那樣完蛋。就要奪回紫禁城的控制權。只有完全掌控住宮廷,他才能高枕無憂。才能讓自己真正的安全。
顯然天啟沒有能做到這一點,自己的子嗣一個都沒有活下來。他自己也英年早逝。他還好,他有弟弟。
可崇禎可沒有兄弟了,泰昌這一系,就剩下這根獨苗了。
今日沒有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