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張世澤的令旗和擊鼓、鳴金的指揮下,諸軍陣進退有序,令行禁止,班組配合協調。讓陛下和諸位文武大臣,大開眼界,紛紛贊譽不止。
看著他們興高采烈的樣子,楊凡在心里嘆了口氣。
這些花架子,上了戰場一點用沒有。
今天這個月臺上的文武官員,沒有一個有戰爭實踐經驗的,全是紙上談兵的假把式。
楊凡搞這些,也就是湖弄一下他們而已,看著好看罷了,靠這個還打不贏戰爭。
要說這段時間的訓練,最大的收獲就是喚醒了,這些被勛貴和文臣們帶廢了的京營官兵的軍人意識,規范了他們的日常作息習慣和起碼的軍人素質。但離能打勝仗的軍隊還差的很遠。
這時候,平臺上面已經是各種吹捧陛下的頌詞如潮了。似乎,只要有了這些京營,就戰無不勝了。
只有楊凡心里清楚,碰上建奴,這些都是送菜的。一支能戰之兵那里是短短半個月能練出來的。現在只不過是開了個好頭而已。
演習結束后,崇禎紅光滿面,等諸位大臣的頌揚之聲平靜下來,對楊凡說道“楊卿,你的奏章朕看了,你要采購些冬衣,這一點朕是支持的。畢竟去苦寒的草原打仗,朕必須讓將士們穿暖吃飽才行。今天內閣的諸位閣老、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和六部尚書、太仆寺卿、御馬監首領太監都在。你把需要采購的物資給大家介紹一下。”
楊凡拱手道“臣領旨,這次出征屬于冬季行軍,要在崇山峻嶺中走一個月,才能到達歸化城。臣這一次盡量從北直隸和山西北部人煙密集的地區行軍,減少后勤負擔。但是野戰和露營的裝備還是不能少的。”
楊凡叫過來幾個士兵,楊凡指著他們介紹道“這一套棉衣褲一共用四斤棉花,一丈粗布。北直隸采購棉花一百文斤,粗布一匹大概四丈三十文錢。加上人工車馬費,一套棉衣五百五十文錢。”
戶部尚書畢自嚴立刻問道“布匹的價格老夫沒有異議,人工和車馬費是否貴了些。另外,京師做一套棉衣,只用一斤棉花就可以了。這個棉衣褲,一套就要四斤上等好棉花,是不是太貴了。”
楊凡先向畢尚書施了一禮,老畢這人十個稱職的好官,平時精打細算,錙銖必較的,給朝廷節約了大筆開支。要是朝廷里沒有他理財,還不知道能不能維持的下去呢。
“畢大人,您有所不知,出了張家口或者大同,口外的氣候就會驟降,天氣的寒冷程度遠超錦州。大概和鐵嶺、開原差不多。四斤棉花是不夠的。尤其是夜晚。可以說撒尿成冰,要是趕上寒流來了,能把石頭凍裂。”
“我之所以定四斤的棉衣,主要是考慮作戰要保持靈活,太厚的棉衣影響作戰。外面還要穿上棉大衣才行。”說著楊凡拎起意見老式軍大衣和帽、圍脖。遞給諸位閣老和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們看。
后面的幾個士兵把這些東西,遞給太監們,轉呈皇帝和各位大臣們,仔細觀看。
崇禎拿起棉衣看看,用手扯了扯,發現布料結實,印染的顏色也很正,很牢靠。拿起小刀花開一角,拿出棉花。
棉花都是雪白的新棉花,棉花纖維很長。于是點了點頭。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