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咱們去逛逛街吧,那邊看著好繁華。”周皇后小聲的說道。
“好,今天咱們就去與民同樂。哈哈哈。”崇禎高興的說道。
看著這么多人帶著家卷出來夜里逛街,他心里也很羨慕這些普通人的生活。心里想到,朕要是普通人,也能想這些人一樣,輕輕松松的生活,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幾個人看到街口有人在維持秩序,好奇的看到,有順天府的衙役手里拿著紅色和綠色兩種醒目的牌子。在維護交通。
“這位公子,稍等,不要急,過馬路要走地上畫著白線的地方,叫做斑馬線。對,到那邊去過馬路。”一個衙役看著崇禎衣著華貴,還帶著十兩銀子一個的墨鏡。就知道這位公子必然是位貴人。十分客氣的說道。
王承恩連忙解釋道“公子,這是定遠伯和順天府搞得,這些衙役叫做什么交通警察。即維護交通秩序的。現在馬路寬了,車和行人也多了,交通路口容易擁堵。所以,用這些人來維護秩序。”
崇禎看了看,馬上就明白了,這么寬的馬路,車也多人也多。要是沒有一定規則,肯定會亂套的。
“這個路口按照什么規則通行的。”崇禎問道。
那個年輕的衙役說道“定遠伯和順天府商定的交通規則比較簡單。便于大家記憶清楚。第一,不論車馬人,都按照靠右側通行的原則行進。”那個小吏說道。
崇禎點頭道“右行制由來已久,也不算是定遠伯的發明。唐朝的宰相馬周最早規定的右行制,并且在長安城施行。”
那個小吏伸出大拇指,贊嘆道“公子您真博學,我在培訓時學過。確實是您說的這個樣子。培訓時定遠伯說,古代軍隊行軍時,都是右手持長矛等長兵器。如果相向而行時,都靠右側行走,可以避免長矛刺到對面交錯而行的軍隊。”
雖然,只是得到一個小吏的夸獎,但是崇禎聽的很高興。他這個身份,早就沒有人夸獎他了。
于是問道“我看你雖然穿著衙役的衣服,但是談吐卻像是讀過書的樣子。你是哪里人,叫什么名字。”
那個小吏年紀雖小,但一雙眼睛可是認得人的。這位公子帶著一種高高在上的氣質,顧盼之間有種睥睨天下的氣勢。肯定不是一般人物。
于是,更加恭敬,拱手說道“小人名叫閻應元,是通州人,今年十五歲。家里都是種地的。小人放牛時,時常在私塾陳先生的窗外聽課。先生好心,也不趕我。五六年下來,聽了不少的書,認了千余字。能寫寫算算。正巧順天府和定遠伯要招收一批人手做交通警察。小人能寫會算,還跟著家父學過一些莊稼把式,就考上了。”
崇禎定睛看去,只見閻應元,軀干豐碩,雙眉卓豎,目細而長曲,面赤有須。看著就是一條孔武有力的體格。
崇禎一聽贊賞的說道“你出身這么低,但是卻能想方設法學習,真是不容易。希望你找到了差事,也不要放棄讀書。以后有了積蓄后,辭掉差事,努力讀書,去考一下科舉。這才是出身的正路。做小吏是沒有大出息的。”
閻應元連忙拱手道“多謝公子的吉言了。”
崇禎問道“剩下的交通規則是什么。”
“公子,第二條就復雜些了。即綠牌通行,紅牌禁止通行。您看,現在路中間的圓圓的石臺上,站著的那個四個衙役。面向東西的兩個人,手里舉著的是綠色的牌子,就表示,東西方向通行。”
崇禎看去,果然是東西方向車馬和行人正在有序通行。而從地安門出來的人和車馬則被一些衙役攔住。
不大一會,東西方向的停止通行,換成了紅色的牌子。這時候南北方向開始通行。
崇禎點點頭,這樣子的話,表面看著雖然需要等待幾分鐘,但實際上產生擁堵浪費的時間更多。他有懷表,已經習慣用懷表的時間單位。
“老爺,那要是拐彎怎么走呢。”袁貴妃小聲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