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彈裝在彈兜子里,外面包上了草袋子,而且淋了汽油。最后綁上一個一尺長的拉火管。拉火管一頭的拉索,系在地上。
當放下扳手,解鎖卡扣后,配重箱子勐地砸向地面。擺臂呼的一下掄了起來。彈兜子飛了起來,拉火管也被拉動內部發出呲呲的聲音,導火索也開始燃燒。
擺臂擺動到最高點,被橫桿限制住,停止了前進。在巨大的慣性下,彈兜子里的石彈則脫離了投石機,呼嘯著沿著長拋物線飛向了集寧的南城墻。
幾乎在達到最高點的同時,轟的一聲,拉火管爆炸了。一團火光暴起,瞬間點燃了石球外面包著的,包裹的,淋了汽油的草袋子。
然后,整個石球,勐烈的燃燒起來。
十三顆石球,依次在空中點燃。頓時照亮了夜空。
全軍和城里都看到了。很多人都已經睡下了。但是巨大的亮光照亮了窗戶。楊凡還沒有睡,還在看地圖思考明日的攻城計劃。
這時候,一道道亮光劃過帳篷的窗口。看著就像是流星墜落了一樣。
“怎么回事,去問問。”楊凡放下紅藍鉛筆,對衛兵說道。
不大一會,衛兵回來了。“報告大帥,是工兵在試射投石機。”
楊凡點點頭,這是正常操作。按照規定,投石機組裝完了必須試射。沒有問題,才能交給部隊使用。否則,未經試射,一旦出現問題,工兵和工程師要對此負責。
此時,城墻上的蒙古人傻眼了。大半夜的,對面的明軍,居然用投石機攻城。他們看著天上飛來的火球,一時間,沒有作出反應。
蒙古人沒想到,明軍今天才到,就會攻城。都認為明軍長途跋涉,怎么也得休整一夜再說。今天城墻上沒有太多防備。
好多值班的士兵都在靠著垛口熟睡。
十三個火球,呼嘯著落下來。有六個落到了城里。五個落到了城外。有兩個擊中了城墻。
150公斤可不是一個輕的重量。當年蒙古人攻打襄陽時,回回炮的彈丸只有150斤重,也就是這個炮彈的一半重量。而這個炮彈更加堅硬。速干水泥加石塊破壞力更大。
當年回回炮打砸夯土包磚的襄陽城墻。據史書記載,十年正月,炮攻樊城,破之”。“既破樊,移其攻具以向襄陽。一炮中其譙樓,聲如雷霆,震城中。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城中洶洶,諸將多逾城降者”。
這兩發石彈分別命中,城樓兩側的城墻。一發正中馬面墻。
轟隆一聲巨響,石彈直接砸進墻體。半鑲嵌在石頭城墻上。
石彈周圍,石墻卡卡的響著爆出無數條裂縫,呈放射狀向四周發散。
馬面上的人全部震得,摔倒在地。一時間,人人驚恐。大喊大叫,連滾帶爬的四面逃走。
另一發石彈則砸在了城墻的上面,正中馬道中間偏后的位置。巨大的撞擊力,讓石彈直接破裂。而城墻則上表面的內側被打的地面開裂,一陣晃動后。城墻內側的女墻,轟隆一聲,垮塌了一塊。
飛濺起來的碎石,橫掃十幾米半徑內的所有士兵。這些石塊的動量十足,只要擦到,無不骨斷筋折,血肉橫飛。
城墻上到處都是尖叫聲,亂跑聲。徹底的而亂了。
而那些落入城內的火球,則落在了房屋上面。
這個時代的房屋,有錢人和官員住的都是木制的房屋。窮人住的都是土坯茅草房子。
七枚落入城中的石彈,帶著熊熊的烈火,砸進木制建筑中。然后在堅硬的冬季地面上產生了跳蛋效應。幾次彈跳后才停止下來。
這些石彈的行進路線,一路上房倒屋塌,很多木制建筑被點燃。燃起大火。
僅僅一輪攻擊,就造成了這樣的破壞,讓柳三思看的目瞪口呆。這投石機也太強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