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極點點頭,確實是這句。孟子進見梁襄王,出來后,對人說梁襄王遠遠看上去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他也看不到有什么使人敬畏的地方。
這句的意思,就是臣下因為某些事情,看出了主上的深淺。認為這個人是不值得輔左的。或者認為扶不起來,沒有必要在他的身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張世澤道「難道他和陛下彼此都對對方有看法,但是都沒有把看法公開化嗎。陛下懷疑他暗中積蓄力量圖謀不軌,他認為陛下不是值得他輔左的君主,而想擁兵自衛。那陛下為何還不停的用他,還給他爵位,升他的官。」
張之極說道「他們能否合作,主要取決于彼此對對方是否有用,而不是看法。陛下打算用他來平衡東林。而且很多迫在眉睫的危機,只有用他才能解決某些問題。比如財政問題,就必須靠裁軍,裁汰多余的官員來解決。甚至還要解決供養宗師糧餉的負擔問題。」
張世澤明白了,他有些心情
郁郁的說道「我總是覺得,楊凡為陛下做的夠多的了。可是陛下除了給了個空頭爵位,基本上沒給楊凡什么。楊凡的東西,都是自己掙回來的。」
「那些東林的人,反倒熾手可熱,沒做出什么貢獻,升官發財到是甩了楊凡不知道多少條街。說楊凡有自己的想法,和陛下不是一條心。可這朝廷里誰和陛下一條心。有嗎。誰不是都在盤算著自己的利益。」
張世澤有些激動的說道「他們父子,三代皇帝,屁股下的龍椅都是爺爺給他們爭回來的。可是陛下呢,我剛訓練好了六千人的魯密銃兵,就被奪走兵權,給了周遇吉。」
「而且這一次,在歸化城,陛下又派了高起潛那個閹狗來監視我,還扶持蔣家人來分我張家的權。這些都是沖著我英國公府來的。」
鑒于大環境如此,
張之極大驚失色,怒斥道「你這個逆子,你給我閉嘴,跪下」
張世澤憤憤不平的跪下,心里想著,就陛下那個刻薄寡恩、疑神疑鬼、死要面子的性格,他不覺得楊凡的做法有什么錯誤。只是,楊凡比他聰明,比他眼光毒辣,提前看透了而已。
張維賢無所謂的搖了搖手。說道「之極啊,你不要這么緊張,嚇唬孩子干什么。這個地方,東廠和錦衣衛的探子可靠近不了。今日就是咱們爺仨兒,隨便聊聊,給孩子漲漲見識。別吹胡子瞪眼的。」
張維賢看著張世澤說道「大明的貪官你說為什么禁絕不了。太祖皇帝那是多么嚴厲的人啊,那么殺人都止不住,前仆后繼的,連太祖晚年都哀嘆,貪官殺不勝殺,貪官不怕死,如飛蛾撲火一般。」
張世澤說道「那是因為朝廷沒有一個獨立的。只對皇帝負責的監察百官的系統。都察院受制于內閣,是不可能真正起作用的。當初嚴閣老貪腐,都察院查的了首輔嗎。」
張維賢說道「你二十歲,就能有這個見識也算了不起了。但這不是根本原因。」
張世澤問道「爺爺,那你說說,根本原因在哪里。」
「禮記禮運篇說這天下本來是天下人的天下,他們生產出來財富,應該歸各自所有。可是從大禹開始,君主把天下變成了自己家的了。他這種行為就是仗著自己的武力強搶而已。而文官呢,在他們看來,既然你可以強搶,我們就可以暗偷。本來就是五十步笑百步的事情。可是你當了皇帝,你仗著自己拳頭大,非得說我們是貪污。真是豈有此理。這是什么行為,這是吃獨食。」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