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漫長的時代,糧食總是不夠吃,衣服總是缺乏布料。吃不飽,穿不暖,甚至衣不蔽體是十八世紀前全世界的普遍狀況。
直到近代,西方開始把鳥糞作為肥料,導致糧食產量直接翻翻。
這是一次農業革命。歐洲能養活的人口也增加了。充足的糧食產量,給經濟作物的種植了農田。所有人都知道,種植經濟作物比種植糧食賺錢。
紡織品原料的產出增加,進而引發紡織工業的革命。
全世界都缺少紡織品。因為紡織原料種植多了,就會造成饑荒。全世界都迫切需要購買布料來做衣服。
而經濟作物的產出增加后,生產技術卻非常的低效率和落后。
面對著大航海時代開啟的地理大發現,整個世界對布匹的饑渴令人震驚。形成了一個駭人驚聞的巨大紡織品市場。
原料多了,市場有了,那就只能采取新的技術革新,提高產量,來滿足市場需求。這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為什么在英國爆發,而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從紡織業開始的原因。瓦特的蒸汽機就是為紡織業服務的。
而機械技術和動力技術、能源的進步,產量空前提高后,又造成了原料供應不足。英國開始大量圈地,把農田大量轉變為牧場,以生產更過的羊毛,來制造高利潤的毛紡品。呢絨的市場需求,造成羊吃人的慘劇。
而產品的大量產出,又對運輸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火車機車、蒸汽輪船被發明出來。資本的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而此時的大明,仍然處于這種平衡之中。
所以,太學生們認為,解決當前國家危機的有效辦法,就是盡快解決邊患,然后裁軍,把那該死的遼餉拿掉。減少最大的財政支出,讓農民緩一口氣。
而朝廷里的黨爭,讓一年多來,在最緊迫的事情上,內閣根本就無所作為。在自然災害一年嚴重過一年的情況下,時間不在大明一邊。
陜西的民變愈發嚴重。必須推動內閣和朝廷動起來,加速進行改革和做出更激進的舉措。
皇后看著窗外,鞏永固一臉激昂的表情。
忍不住說道“陛下,駙馬到是一腔熱血,拳拳愛國之情啊。”
崇禎嘆了口氣,說道“當初選駙馬時,朕一眼就相中了他。這是個人才,本來朕打算黜落他,讓他入朝為官。可惜康太妃也相中了,非要定他為駙馬。朕也不好拒絕。只能同意了,真是可惜了他一身的才干。”
當了駙馬基本就斷絕了仕途上發展的可能。盡管大明朝也有幾位掌兵馬的駙馬。例如開國的那些功臣中的駙馬,靖難之役中駙馬。平常時期駙馬井源也得到朝廷的重用。但那些情況都是極特殊的情況下才發生的,不具有普遍性。
鞏永固尚了公主,還是皇帝的親妹子,基本就等于和仕途無緣了。
崇禎心里也有些后悔,當初不如拒絕康太妃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