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看著燃燒的效果,說道“重新計算一下風速和距離,第二波盡量落在中軍,炸毀他們的指揮系統。”
這個時代的陸軍,只要是大軍扎營,必然會把高級軍官和主帥包裹在營地的中心。因為那里最安全。
再往外一圈,則一般是用糧車和輜重車輛圍城的圈,作為一層防御。
這個內層的防御圈里,駐扎的都是親兵部隊。其他人,等閑不得進入內營。
所以,只要火箭彈落進圈子里,就會把中軍和輜重燒掉。哪怕只是造成了中軍的混亂,也會使整個軍隊失去指揮。
在這個沒有陣法來約束和控制士兵,就不能打仗的年代。官兵完全是被軍陣的排兵組陣,脅迫著不得不向前奮勇拼殺。
如果軍陣亂了,就會有大批的人趁機逃跑。
畢竟對他們來說,打仗是賠錢甚至丟命的蠢事。
誰愿意為了收自己稅,征發自己勞役,欺壓自己的官府去打仗。除非腦子有病。他們恨官府甚至高于敵人。
這個時代官府,對百姓只有權力沒有義務。百姓對官府除了恐懼,沒有任何其他情感。
百姓能愿意為了官府和敵人拼命才怪。
所以,一級一級的監視和督戰系統非常重要。
這種系統的效率高低,威懾力強弱、控制力大小、甚至應變的彈性、都是決定雙方勝負的關鍵因素。
拋開對官兵的控制力談士氣,談士兵自我覺悟,都是耍流氓。
孫子曰,勇者不得獨進,怯者不得獨退。
用陣列把人管死在步兵線中。軍官就近編成在其中,監視每一個試圖逃跑的,畏縮不前的,作戰不利的。
對這些人,要統統執行戰場紀律,第一時間就地砍死。以此震懾一切心存幻想,試圖戰斗中摸魚者。
所謂慈不掌兵是也,否則,如果戰線崩潰,旗倒兵散,被敵人追殺。死的可就不是這幾個孬種了。
戰場沖鋒是一波一波的。長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前浪想往回跑,迎接他的就是后面一排官兵,密密麻麻攢刺而來的長槍。
第一波死光了,第二波沖上去。然后還有第三波,第四波。
戚繼光說,作戰沒有秘訣,沒有那些花花哨哨的東西。
雙方擺成軍陣。鑼鼓一響,雙方陣列交兵。
敵人亂刀砍殺過來,我們就亂刀砍殺回去。敵人整列的亂搶捅刺過來,我們就整列的亂搶攢刺回去。
接戰的陣線,前面死一個,后面補一個。雙方都是這樣,不停地補充,不停地互相砍殺攢刺。
比的就是上級對下級,軍官對士兵的控制力,一級監視著一級。
誰先害怕,誰先手軟,誰先逃脫,誰先崩潰,誰就先輸。
一方崩潰,一方隨后追擊掩殺,敗者肝腦涂地,死相枕藉。
所以,楊凡的命令非常明確,給我炸掉敵人的中軍。只要把中軍炸掉了,三萬多人立刻就放了羊,沒有了牧羊犬的維持,就會漫山遍野的四處亂跑。
。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已改網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網址,新網址新電腦版網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網址打開,老網址最近已經老打不開,以后老網址會打不開的,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647547956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