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那個時候,皇太極已經徹底擊敗了林丹汗,他死在了青海大草灘。
多爾袞俘獲他的福晉,側福晉等八人,以及大臣、部屬。還獲得了傳國玉璽滿都海找到那個,羊吃草用蹄子刨出來的那個,不知真假。有的說法認為是元順帝帶到草原的大元玉璽。后來順治刨了多爾袞的墳,估計也是想找傳國玉璽。。
整個東蒙古和漠南蒙古全部歸降。喀爾喀蒙古歸降。東海女真、北山女真、索倫諸部、野人諸部全部歸順。
對大明多次勝利。領土從東海日本海直到阿爾泰山,長城以北全部都是大金的范圍,面積超過了當年的契丹、大遼。
這種情況下,皇太極才稱帝的。改國號為大清。
可是現在情況變了。楊凡把漠南蒙古搞成了無人區。喀爾喀蒙古他偷襲獲得了中間的土謝圖汗領地。把外喀爾喀直接斬為兩段。漠西蒙古也被他打敗了。
現在,皇太極不得不重視西邊的威脅。雖然暫時隔著察哈爾部,沒有直接接壤。但是,他感覺到自己被壓縮在了遼東一隅。
這個時候,他更要整合全部的力量。來突破困局。
所以,范文程秘密的向他建議,最好是建國稱帝。和南朝皇帝平起平坐。然后利用提高的整個官僚體系和勛爵等級,激勵人心。也給招降蒙古、女真各部威信和封賞的空間。
皇太極反復思考,覺得范文程的意見是對的。
但是,他只接受了一半,那就是改族名可以,但是稱帝現在還不能提。
因為這兩年盡管他做了很多努力,來提高自己的威信。但是四大貝勒同時坐朝理政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
雖然,正藍旗和旗主莽古爾泰被楊凡殲滅在了漠南。但是阿敏和代善趁機兼并了正藍旗的旗人、領地、牛羊、田地。
他倆聯合,自己也不敢硬抗。只好不了了之。
所以,范文程想通過改國號稱帝來加強他的權威,還為時尚早。
這次皇太極之所以決定,繞道蒙古出兵薊鎮,就是想看看,在戰爭中能否尋到削弱代善和阿敏的機會。
這仗打贏了,如擄掠繳獲甚多,肯定會加強八旗對自己的支持,從而鞏固了地位。如果失敗,則要把原因歸咎給阿敏。
因為三大貝勒里,他的實力最弱。
作為實力最強的皇太極,則先撿弱的下手。
他最怕的就是,第二和第三,聯手先搞掉他。然后,代善再弄掉阿敏。這遼東可就歸了代善了。所以,他必須先打掉阿敏,兼并了阿敏的部眾,他的實力再度上升,就可以解決代善了。
所以,代善這個老狐貍,聯合阿敏搶先一步,兼并了正藍旗,就是想引起他的憤怒,讓他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