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打仗時,主將必須帶著親衛,周圍是家丁,沖鋒在前。大隊兵卒跟著沖。這種兵馬,打順風仗還是可以的,一旦親衛和家丁戰敗,他們瞬間就會崩潰。
麻登云手持樸刀,一刀戳死了一個打瞌睡的旗丁,他的親兵們一擁而上,把周圍幾個人砍翻在地,然后幾腳就踹倒了籬笆,帶著大軍一股腦的沖進了大營。
草原上的風很大,他們立刻放火。
建奴的營帳都是牛皮做的。營帳的結構形式一般為撐
桿式,用桿件支撐于地面,上面覆蓋篷布或麻布,再用拉繩、地樁等構件固定,外面覆蓋牛皮用于冬季保暖。夏季則不用牛皮,只用油布,能夠防雨即可。
清軍和重要的輜重就在這些,用撐桿形成一定形狀和大小的使用空間的帳篷里。
冬季皮革十分干燥,特別易燃。
而且為了防雨,往往上面還涂抹了豬油牛脂。這也是為了養護。就像我們的皮鞋和皮衣,要經常涂保養的油一樣。不然皮革會開裂,影響使用壽命。
火把只要去燒帳篷,很快就能把帳篷點燃。牛皮帳篷猛烈地燃燒,散發出皮子燒焦的臭味。
此時,兩黃旗大營的西側,已經燒成了一片火海。好多從睡夢中驚醒的清軍,來不及披甲直接抓起武器就沖了出來。畢竟帳篷里濃煙滾滾,已經待不了人了。
他們一出來,就被守候在帳篷門兩側的明軍,從背后砍死。
這些明軍都是甘肅和山西的兵馬,他們常年和蒙古人混戰,戰斗力不是宣府和薊鎮能比的。作戰經驗非常豐富。而且第一波沖進來的都是家丁和親兵。
這些人都是從戰斗部隊中精選出來的精兵。他們四人一組,兩人負責拉繩子絆倒從燃燒的帳篷里鉆出來的清兵。另外兩個負責用長刀砍死,或者刺死敵人。順手砍下首級,掛在腰間。
不管多善于格斗的人,只要摔倒了,就會被敵人很容易的殺死。
石三和魏明是小旗,他倆沖在前面,后面二十個弟兄跟在后面,四面盾牌護住左右,八桿長槍隨時突刺碰的清兵。
麻登云的兵訓練有素,長短兵配合的很好,可惜只有三千親兵和家丁能如此。其他的兵馬都是各鎮裁汰后選出來的。遠沒有他的家丁陣法嫻熟。
麻登云沖在前面,極大的激勵起了士氣。
“弟兄們,一個真奴的首級,五十兩,回去就發。絕不拖欠。”副將王靖大聲呼喊著。要想調動士氣,只有真金白銀好使。
雖然當兵的被長官騙的都怕了,不過麻登云接手后,他承諾的事情都兌現了。所以,他在士兵中還是有威望的。
士氣一時間高漲起來,人都是有從眾心理的,順風仗時,懦夫也會勇氣無限,兩萬大軍在呼喊中,全部沖進了大營。
兩萬士兵山呼海嘯一般的吶喊著,沖進了營區,和倉皇爬起來的兩黃旗士兵殺到一起。明軍人多,十幾個人打三四個人。瞬間就占據了主動。
麻登云知道,這種突擊必須要堅決,絕對不能猶豫,一直往前沖,不要想別的。這些兵什么德行他一清二楚。
只有沖擊去了,他們沒法逃跑,陷于敵軍的營帳之間,四面都是沖出來的敵人,他們為了活命必然要拼命格斗求生。否則,如果是結成戰線對砍,一旦他們被建奴的兇悍所攝,就會扭頭逃跑。
這就是兵法中說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只有他們陷入敵營,才會把全部的潛力發揮出來。
看完記得收藏書簽方便下次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