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叫什么地方”崇禎指著腳下問道。
周遇吉立刻答道“陛下這里叫興隆溝。”
周遇吉作為一個將領無疑是合格的。他對這一代的地形和名稱都能背出來。周遇吉是認真做了功課的。
這里就是一個大坑,四面都是山,中間一塊大型盆地。南方的出口是喇嘛口。北方的出口是元寶山。東邊的出口是寧城。
這里是出了長城,唯一的一塊,可以擺開兩軍陣勢,大干一場的地方。
雙方超過四十萬人打群架,沒有一塊寬綽的地方是不行的。
“好,興龍,好名字。這里將是我大明中興之地。”崇禎的面色因為激動而有些潮紅。
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上陣。他迫切的想證明自己的武略。所以他十分在意彩頭之類的東西。
這里是一座不到百米的石頭小山。是盆地中部的一個制高點。崇禎突然動手,搶占了這里。御營駐扎在山上。而車營則把整座小山圍了起來。
因為崇禎這兩年惡補的兵書戰策都講了,這種地形的重要性。
張疙瘩騎在一匹頓河馬上,拿起掛在胸前的望遠鏡四處看了看。然后直搖頭。他直接下令,民夫團集體出動。去五里外的老哈河采冰。
張疙瘩不是京營的系統,他也根本不甩京營的這些勛貴的軍官。興禾團練兵,是楊凡的私兵。他們之所以來就是保護皇帝的。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管。也不接受任何人的指揮。
民夫團的團長是老家丁出身的余友明,他是當年亂石灘一戰,負傷退役的。后來轉到地方備役處任處長。
他只有一條胳膊,左臂在戰爭中截肢了。
這一次出來,因為是保護皇帝,楊凡很重視,所以他親自帶隊出來。
余友明騎在一匹青馬上,大聲呼喝著,帶著三十輛大篷車,一百五十人,就來到了營門。
守備楊霖負責看守大門。看到一隊穿著百姓衣服的民夫,趕著馬車要出營。趕緊出來阻止。
“大營已經關門,沒有陛下的旨意,不得隨意出入。”
“我們不是官兵,是定遠侯的佃戶,我們奉命去老哈河里采冰。我們負責御營的伙食,山上沒有水源,陛下和各位大人、將軍們總要用水吧。還請大人行個方便。”
余友明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個小袋子,扔給了楊霖。
楊霖接過來,掂了掂,嘩嘩作響。顯然里邊都是銀幣。這種楊家的銀幣是非常受歡迎的。楊霖也不例外。
這是合理的要求,大家都是辦差,彼此行個方便。
他眼珠轉了轉。說道“早去,早回。不要惹事。”
“還有,你們要是碰上了建奴,我是不是會發兵救你們的。”
余友明哈哈笑道“大人自請放心,我們也不是好惹的。”
一行人就此出了大營,一路煙塵滾滾的,趕著馬車向著東方五里外的老哈河而去。
此時正是清晨,雙方近四十萬軍隊都目光灼灼的看著。一支都是百姓裝束的隊伍,旁若無人的奔馳在冬季的荒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