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疙瘩帶著3600興禾團練騎兵,快速的追上了崇禎,立刻圍在大漢將軍的外圍。
興禾團練自從全騎兵化之后,不斷換裝。如今已經是楊凡手里最精銳的部隊了。
他們不著甲,穿著現代軍隊的草綠色的防彈套裝,頭上戴著前面有防彈玻璃面罩的頭盔。就連馬匹的身上,也披著防刺面料的馬衣。
這些高大的阿拉伯馬,四肢修長,十分神俊。
而這些戰士,在充足的牛奶、牛肉、豆類、大米、面粉、蔬菜的投喂下,身高平均達到了185的水平。
遠超這個時代,甚至可以比肩后世特種部隊的伙食,高強度的訓練水平下。這些小伙子,一個肌肉隆起,十分強壯。
這里是楊凡的陸軍軍官訓練營和家丁團一樣。在團練干一兩年,就分配去了陸軍當基層軍官。所以,他們非常有榮譽感。對軍人的榮譽看的比生命還重要。
能否進三個騎兵團,就決定了,他們的一生。
這里不僅待遇好,而且家屬還有各種福利。戰死和傷殘的撫恤金也非常多。家丁團、騎兵教導團、興禾團練是楊凡領地和系統內所有年輕人的夢想之地。只要進入了這里,就等于為自己的前途打開了通道。
尤其是這些年,楊凡的海外殖民地越來越多,當地的武官需求很大。很多傷殘的老兵都去了殖民地當治安局局長,或者治安所所長。還有的去了當地的土人雇傭軍當軍官。
這些人因為傷殘,退出軍隊后,就帶全家去了殖民地。在哪里,他們獲得了大明士紳一級的生活和社會地位。這些探親回來的人,把消息擴散回家鄉,把鄉親們羨慕的直流口水。
人總是往高處走的。他們做流民的時候,想的就是一家老小如何不餓死。想找個能吃飯的地方。而現在,他們每家都分了五十畝水田,衣食無憂,除了要附庸對領主的軍事義務外,再也沒有其他任何負擔。
楊凡的家奴是不需要交稅的,納稅的稅基首先必須是良民,是自由人。他們也不需要負擔朝廷的徭役。
現在,他們想的就是如何,進一步的提高家族地位。如何多生下兒子,擴大自己的家族。
而現在,能實現階層躍遷的機會,只有兩條路。一個是參加戰爭并獲得戰功。另一個就是讀書考入興禾書院,畢業后,會被分配去各級行政機構,工業研究機構。
另外當工人也是一條出路,如果能夠學習,可以參加工廠辦的夜校。成為熟練工人和技術工人。工人可以考取技師、工程師。甚至可以考取工業類學校。
最沒有前途的就是在家種地,有戰事時被征召去前線打仗。但這也足夠保證一家人的生活。
崇禎穿著一身華麗的金色盔甲,在十二面龍旗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王承恩、駱養性、錦衣衛的頭頭們圍繞在他周圍。
張疙瘩苦笑,陛下搞得這么華麗,豈不是活靶子嗎。害怕對面不知道他是皇帝嗎。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嗎。
興禾團練在大明威名赫赫,他們一身的草綠色數碼迷彩,更是標志性的特征。因為大明得火德,尚紅色。軍裝都是火紅的顏色。只有這一支部隊是一身綠。識別度極高。
崇禎的御營落在后面,前面是三大營齊頭并進,向前沖擊。皇帝就是帶動一下,先沖擊給大家看看,然后自然不能讓皇帝去打頭陣。這時候,三大營早就跑到前面去了。
崇禎聽見周圍蹄聲隆隆,他扭頭一看,一群綠色的騎兵圍了上來。頓時,感覺心里十分安全。這些人不知道為啥,總是讓人感到心里踏實。
蒙古人和漢軍旗一路奔逃,直到前面出現了八旗軍的陣列。這才從兩邊分開,繞過中間的軍陣,跑到后面去重新整理隊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