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溫水煮青蛙的計策奏效了。
出兵青海的時候,他們不認為皇帝會贏,他們甚至準備好了看笑話。
可是皇帝贏了,他的成就超過了高梁河車神趙二先生。他是北宋除了太祖之外,第一個開疆拓土的帝王。這讓他獲得了崇高的地位,一下子就抓住了軍心。
他發展農業,手工業,增加就業機會減輕百姓的賦稅,設立國家慈善機構,養老院等,又獲得了民心。
眼看他成了氣候,開始收回被文官壟斷和霸占的權力時,文官們急眼了。北宋的皇帝當不了幾年就得神經出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宮廷被文官控制,入宮的很多女人都是文官塞進來的耳目。
徽宗能做出這么多成績,主要原因就是他把后宮管理的針插不進,水潑不進。要不然,他剛想有作為就被弄的神經了。
這個時候,這些文官不肯束手,他們干脆心一橫。
國內打不過徽總,那就引入外敵。把金兵招來。許給的好處和大唐皇帝雇傭沙陀人收回洛陽一樣。東京的金銀女子隨便搶。
然后就是,二十多萬西軍,一打勝仗,就被勒令撤退。兵部不停的把他們往金兵的圈套里送。各種情報源源不斷的送到金軍的面前。甚至直接打開城門放他們進來。
他們發動政變把徽宗直接抓了送往江南看押。
北方的士紳不是支持徽宗嗎,那就狠狠的懲罰他們。南宋時他們又殺了岳飛,因為他是北人。還妄想營救徽宗。
他們干脆做絕,劃淮水中流為界,把北方士紳直接送給了金人。
這下子,大宋徹底由他們說的算了。
而北方士紳恨入骨髓,他們先投靠金,然后投靠蒙古,南下屠殺江南士紳。滅南宋的都是漢人將領,他們都是當年被扔給金國的北方士紳。
南北矛盾由此產生。
華夏的內部主要矛盾分成兩個時期,唐朝前,帝都在隴海鐵路線上東西擺動。當時,主要矛盾是關中貴族和河北士族的矛盾。這個矛盾從秦始皇統一六國開始。
而到了北宋末年,帝都開始沿著大運河南北遷移,開始北平和杭州、南京模式。而華夏內部統治階級的矛盾轉化為南北矛盾。
曲阜孔家的分裂,就是這一矛盾轉變的表征。孔家長房南遷浙江衢州。二房留在了曲阜。
朱元璋北上收復中原之時,北方已經被異族從唐末就割走了。先后被契丹、金、元輪番統治筆者不認為北宋是一個大一統的朝代,它只能算是當時華夏范圍內諸政權中的一個。
這要是放在歐洲,民族就分裂了。幸好我們民族的凝聚力強。
朱元璋的心有大格局、大氣魄、大胸襟。他直接承認蒙元為華夏正統,重新確認了大明是一個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在歷史的關鍵十字路口,選擇了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