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一刀砍的實了,袁崇煥就成了為國因公殉職的功臣了。華夏的事情就是這樣,事兒都是跟著人走的。如果袁崇煥不在了,還是抵抗清軍在帝都城門前陣亡的,崇禎不僅不會再查他,把他翻個底兒掉。還要下旨意撫恤、慰問、追封官職和榮譽職銜。
袁升雖然救了他,可是半年后袁崇煥身敗名裂,半生的奮斗全部化為烏有,留下的只是各種爭議和謾罵。聲妓晚景從良,一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半生之清苦俱非。語云“看人只看后半截。”真名言也。
恰好此時,祖大壽擊潰了五百蒙古兵,直奔白甲兵的側翼沖擊而去。雙方混戰半個時辰,清軍消耗也非常大。此時遭到夾擊,便抵擋不住,潰敗而去。
明軍立刻咬住追殺,游擊劉應國、羅景榮、千總竇浚等越戰越勇,此時關寧軍也從一開始被白甲兵壓著打的狀態脫離出來。他們一開始對白甲兵是害怕的,此時打了半個時辰,恐懼之心漸去,越來越發揮出戰斗力。
這時候,清兵人少的問題就顯露出來。蒙古兵崩潰后,他們只剩下千人左右,無法抵擋明軍。直接被祖大壽的側擊打崩了。一時間,全軍潰退。
關寧軍此時逆風翻盤,勇氣大增。他們這些人順風仗神勇無比,逆戰則極容易潰散。這也是楊凡覺得他們不行的原因。一支不能處于逆境戰斗的軍隊,是沒有多大價值的。
他們追敵于運河邊。此時已是初春,河面結冰已經不結實了,有的地方甚至開河了。而金兵急于渡河逃命、擁擠而上,不料冰層崩塌,士兵紛紛落水,很多淹死者。
他們身上穿著三重甲,一但落水,是不能浮起來的,只能沉到水底。
索尼在岸上就開始脫掉了甲胄,然后下馬,對豪格說道“貝勒爺,趕緊脫掉甲胄,游過河去,穿著甲胄會沉下去的。”
豪格這才如夢初醒,這次肯定是敗了。趁著明軍沒有沖到這里,趕緊脫掉甲胄才是正經。他們幾人在冰寒刺骨的冰水里,抱著馬脖子,游到了對岸。
涂山皺眉看了一會,也看不出,袁崇煥和建奴是否有勾結。看著不像是假打,假打也沒必要這般玩命。暫時袁崇煥和皇太極勾結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
眼看著城下的戰斗已經結束,關寧軍已經開始收拾尸首,砍下首級。涂山估算了一下,這一次關寧軍擊潰多爾袞等人,估計斬首五百級。
如果從明軍的歷史來看,這是一個不小的勝利。可是現在大明多了一個楊凡。西征大軍每一戰,動則斬首上萬人。早已把皇帝和群臣的胃口調高了。你才斬首五百人,也好意思吹噓。
周文郁可不管這些,他作為袁崇煥的文膽,作為心腹幕僚和秘書長,立刻就開始給朝廷些報捷文書。
中軍旗鼓參謀周文郁奏日“臣叩首再拜。此戰中,白甲兵勝在精銳,而關寧軍勝在人多,一時殺得難分難解。時賊矢雨驟,公與余兩肋如猬,賴有重甲不透。一賊掄刀砍值公,適傍有材官袁升高以刀架隔,刃相對而折。公或免。得南面大兵復合,賊始卻。我兵亦倍奮砍殺,游擊劉應國,羅景榮,千總竇浚等,直追賊至運河邊。賊忙迫擁渡,冰陷,淹沒者無數。袁軍門、祖總兵等,自午至酉,鏖戰十數合,至于中箭,幸而得捷,賊退兵三十里。賊之得不攻陷京城者,蓋因兩將力戰之功也。此戰將士用命,多有死傷,督師及諸將不忍見受傷兵弁哀嚎于曠野,懇請陛下開恩,大軍入城修整。”
崇禎看完了奏報,默然無語。
盡管此時,袁崇煥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和皇太極沒有勾結,但是,皇帝擔憂的不僅僅是一個皇太極,這一仗雖然暫時擊退了建奴,危機遠遠沒有解除。
又想進城,崇禎面色鐵青,目光陰冷的看著奏報。整個乾清宮的溫度似乎都下降了很多,太監宮女都低著頭,生怕皇帝注意到自己,大氣都不敢喘。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