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9年崇禎二年,崇禎皇帝下令為東林黨人恢復名譽。
同年,在“應社”主要領導張溥等人的倡議下,云間幾社、浙西聞社、江北南社、江西則社、歷亭席社、云陽社、云簪社等十多個社團聯合成立了“復社”,喻“復興社稷”之意。
楊凡嘲諷的說,他們是高考落榜復讀小組。這些人都是不務正業的,好好的舉業不去頭懸梁錐刺股,熬夜刷題,肝出一個進士來,反倒搞起了社會活動。
復社特別重視宣傳,經常舉辦各種論壇。成員間平時以文會友,兼又評議時政。“復社”的成立,使之成為當時大明南方輿論的主導力量,成員峰值高達近3000多人,從者以萬人計,社會影響力極大。
從去年開始,復社已成立就開始在江南快速的擴充起來。這些人年輕人,都是江南士紳的子弟,他們的父輩支持的是東林黨。而他們這些20版,就紛紛加入復社。
這讓復社一度成為了東林黨的青年團,而張溥的勢力也水漲船高。本來張天如的名聲就如日中天,此時,更加勢不可擋。一個學生有如此的正治影響力,著實令人無法理解。
孫承宗此時反倒冷靜下來了。今日他在袁崇煥那里窩了一肚子的火,令他有些情緒不穩定。沒想到張天如在這里,他不得不冷靜下來。
說起來,袁崇煥令他不省心。而這個張天如是令整個東林不省心。
他倆都是特別能折騰的主兒。孫承宗自認為是一個遇見事情,去解決事情的人。而這張天如和現在的袁崇煥,就完全是沒事也要搞事的人。
袁崇煥是他一手教導、提拔的人,是嫡系的不能再嫡系的。算是把他套牢了。他不管怎么摘也摘不干凈了。而張天如同樣如此,他賴上的人是整個東林黨的高層。
他已經事實上成了東林的負資產,助力沒看到,凈搗亂了。
而隨著復社的實力和滾雪球一般的壯大,張溥隱隱起了暗中操控東林黨的野心。他一邊拉攏東南五省的20們,一邊大開連鎖經營模式,在全國各地的中心城市搞復社分社。
一時間,張天如的名聲再度拔高,導致很多人都成了他的擁躉。
復社的快速擴張,和東林黨產生了矛盾,因為他倆都在一個盆子里搶飯吃。復社吸收的那些人都是原來東林的基本盤。
如果這些基層的支持者都被復社拉走了,那東林就成了空殼子了。而且復社和江南那些搞君主無用論的亂黨走的很近。所以,剛才有人大言不慚的諷刺皇家。因為這些狂生根本就沒拿朝廷當回事。
孫承宗不愿意和張溥照面,他已經算是張溥的爺爺輩的人了。有代溝,還不止一條,基本沒法溝通。
在孫承宗看來,這些都是些欠揍的毛孩子。
只不過,無奈的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這世上最大的法則就是時間。時間老人的畫筆一會眼角,一會眉梢,不知不覺間,早已鬢邊霜雪欺。
將來的天下,畢竟是他們的了。
孫承宗只是奇怪,他們和東林黨當權派搞不到一塊去,他們太激進,太瘋狂,就像是叛逆期的少年一樣。現在帝都暗流涌動,他們這個時候來京城干嘛。總不會是來幫錢龍錫的吧。
這怎么可能,孫承宗自己都不信。
錦衣衛騎士,護衛著馬車走過。張天如自己有一輛這種輕便的四輪馬車。是蘇報報社給張大主編配的。便于他和稿子,往返于蘇州和杭州。只不過,他的車比較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