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隊,怎么是橫隊!
代善一臉的懵逼,對面的石柱土司軍,居然擺出了個奇怪的陣型。
三千火銃手,一千人一排,一共三排。組成了一個單薄的橫隊。
這是一種建奴從來也沒有見過的陣型。在八旗看來,這么單薄的橫隊,能頂個球用,還不是騎兵一沖就散了,然后就是銜尾追殺。
隨著牛角號的吹響,橫隊向前走了一段距離,然后停下了。
這些人都是身著板甲,手持最新式的燧發槍,槍口上套裝了刺刀。此時整齊列隊,板甲反射著正午強烈的陽光,讓對面的八旗有些睜不開眼睛。
而槍刺則閃耀著寒光,一米八的長度,幾乎和短矛、花槍相當。
隨著燧發槍兵的停止前進。一陣塵土飛揚,雙馬拉著皮革大炮和彈藥車組成的四輪組合馬車,行駛到了陣前。
一群石柱的炮兵,停住馬車,卸下炮車和彈藥車。把三十門皮革大炮在燧發槍陣列的前面擺好。
這還沒完,又出來一些馬車,從上面卸下了鐵絲網。直接在炮兵前面布置了起來。
三排燧發槍兵的后面,隔了一段距離,是兩千燧發槍兵組成的三列橫隊。
這是對前面的備份,如果前面的三千人被騎兵沖破,那么后面的第二橫隊負責用三段射擊,擋住這些騎兵。然后前面的燧發槍兵立即撤退,到后面重新組隊。
如此兩隊前后交替,始終擋住騎兵的進攻。
在燧發槍兵的后面,是三千騎兵。這里是秦良玉的本陣。
騎兵的左翼是兩個三千人組成的方陣。右翼同樣是三千人的兩個方陣。
兩紅旗看的一頭霧水,這個組合是要用火器和八旗對線嗎。這秦良玉聽說也是老將,她瘋了嗎。大明的火器是什么德行,難道她不知道嗎。
這段時間,八旗太順利了。
有些忘乎所以,明軍基本被打的喪膽了。現在已經沒有人敢于出城野戰了。關寧軍也只是依托城墻和八旗戰斗。他們也不敢離開城墻太遠。
其他的勤王軍隊,全都龜縮進了縣城和軍事塢堡。現在蒙古騎兵五六百人的小集團,就敢穿州過縣的四處搶劫。已經沒有人敢出來阻擊了。
這一次要不是奔著皇陵去了,估計明軍也不會出來。
顯然崇禎看到昌平失陷急眼了。這才把最能打的軍隊派出來了。
岳托是代善的長子,但是不受他待見。因為他續弦娶了小媳婦后,就開始和新人虐待前妻的兒子,這也是他遭到八旗大臣和其他兄弟攻擊的主要原因。努爾哈赤也極度不滿。
努爾哈赤明白,這么下去,少年岳托早晚得被后媽和親爹虐待死。
于是,把岳托交給皇太極夫婦撫養。這也是后來他親近皇太極的原因。但是畢竟他是代善的嫡長子,他成年后在兩紅旗掌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