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看著小娘皮的小手指著橋的欄桿,嘴里嘀咕著,不知道在干什么。
“夫人在干嗎呢,念念有詞的。”楊凡忍不住問道。
“老爺,都說盧溝橋的獅子,怎么數也數不過來。我想試一下。”小娘皮開心的說道。
楊凡啞然失笑,都是做了母親的人了,還是跟小孩子一樣,楊凡看她數的辛苦,笑道:“不用數了,我知道啊。”
林月如趕緊問道:“老爺您以前數過嗎,一共多少只啊。”
“盧溝橋的獅子有496個。望柱上有大石獅281個,小石獅211個,橋上石獅共492只,橋東端還有頂著欄桿的石獅,左右各1只。橋兩頭有華表各1對,華表頂部石獸各1對(東邊為一對獅子,西邊為一對大象)。”
“真的嗎,那我就不數了。剛才已經數著數著就搞混淆了。唉!”小娘皮高興的說道。
楊凡拉著她倆的手來到闌干前,看著遠處的水面。皓月當空,月朗星稀,此時天快亮了,欣賞著盧溝曉月的美景。
“沒想到,月亮倒映在水里,居然這么美。燕京八景,果然名不虛傳啊。”小娘皮和林月如依偎在楊凡的身上,享受著月光下浪漫。
盧溝曉月碑是乾隆修的,這個時候還沒有。這座橋是金朝修的,盧溝曉月這個燕京八景也是金代就有的。
“老爺,您這次一走,可能又是一兩年的光景。我真舍不得您。什么時候,不用在打仗了,您就宅在家里,我們姐妹天天把您伺候舒舒服服的,哪里都不去,就在家里享福多好。”小娘皮揚起小臉兒,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楊凡說道。
“我也想呆在家里,哪里都不去,天天陪著你們啊。可是不行啊,大明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惡化了。蒙古問題不能再拖了。只有先把西北問題徹底解決了,才能掉過頭來解決建奴。要不然等民變起來了,兩線作戰,很快就會把財政徹底拖垮的。”
林月如不解的問道:“老爺,您對情況很悲觀啊。目前就是陜北榆林鎮那一大片,有些亂民在造反,其他地方還算安定,不至于像您所得那樣,烽煙四起吧。”
楊凡苦笑道:“這里是京畿之地,首善之區,加上咱們這些年搞得這么多工程,把本地經濟拉起來了。你們感覺不到危險。北方其他地方饑荒嚴重到,都開始人吃人了。”
“好在,三百多支鐵建的工程隊給力,鐵路和公路,都已經修到哈密了。幸好用的是762窄軌,鋪設速度真是快,要是標準軌,還不知道要搞到猴年馬月呢。”
林月如抱著楊凡的腰,柔聲說道:“老爺,我還想再給您生個孩子呢,這段時間,肚子也一直沒有動靜,唉,您這馬上就要出征了。等您回來,又是一兩年了。”
楊凡和她倆身高差不多。抱著她倆的小蠻腰,臉頰貼著她倆的小臉兒,柔聲安慰道:“你倆剛生完孩子沒多久,這兩年先好好養一下身體,連續生孩子,對身體不好。你們都年輕,有的是時間呢。”
楊凡享受著親昵的時光,花前月下的時間總是過得很慢,真希望時間停止在這一刻,不在流動。
楊凡看著遠處宛平的城墻。雖然殘破不堪,但是大明的旗幟依然矗立。忍不住好奇道:“最近,傳來的都是城破的消息,戰敗的消息,沒想到這宛平小城,居然抗住了建奴的進攻。不知道守將是誰,看來也是個有本事的。”
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切斷了這里,就等于切斷了天津來的援軍的通道。以皇太極的戰略眼光,還不發了瘋一樣攻打。能守住,十分不容易。
“老爺,情報顯示,守這座城的人,叫做盧象升,是大名府的知府。這次聽說京城被圍,他招募了三千義士,趕來勤王,目前就是他在守這座城。”
“本來這里有營兵,他們就是派來做個輔兵的。可是前一段,多爾袞來攻打,把營兵都給嚇跑了。沒辦法,盧知府只好把宛平接管過來,沒想到居然守住了。”
“他也是兩榜進士出身,但是聽說此人弓馬嫻熟,又懂軍事,是個文官里難得的軍事人才。”林月如說道。
“嗯,這個人我知道他,做官做的很好,辦了很多有利于當地百姓的好事。很得人心呢。大明如今,這樣的官員可不多了。”小娘皮也附和道。
“原來是他,”楊凡默然出神道。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