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咱家的報紙目前只在內部發行,是不是也可以擴大受眾,和蘇報一樣,在全國大賣。”小娘皮問道。
楊凡布局蘇報后,在新城也創辦了新報,是一天出一期的。
但這份報紙沒有蘇報的規模大,屬于試辦性質。主編是之前第一個軍事記者晏小乙。
她在完成了初級教育后,改學了新聞專業。
不過新報只是針對楊凡體系內部發布,不對外發行。而且屬于保密性質。只有楊府下的工廠、學校、各類行業管理機構、軍隊、治安部門、科研機構、村鎮管理機構、城市各級官府、情報系統等才能訂閱。
但發行量不低,超過一萬份。
楊凡笑道:“不急,現在還不是時候,我推出張天如和蘇報,就是要攪動風云的。咱們不要急于下場,我們的報紙不要涉及朝廷的爭斗,只要把本來的新聞媒體屬性辦好就好。讓他們先去沖鋒陷陣吧。”
小娘皮點點頭,老爺是老成謀國,凡是別把自己擺在前面,這樣有轉圜的余地。
“老爺您看,張天如現在站穩了腳跟,蘇報有了兩萬多的發行量后,開始露出他的獠牙了。”小娘皮指著一個海外的版面說道:“您看,這里用了整整一個版面,介紹了泰西之地的英格蘭國《大憲章》的情況。”
華夏古代對世界地理不是很清楚,西方一般被認為在泰國的西部。簡稱泰西地區。泰西是一個古代的詞語,釋義是舊泛指西方國家。詞源出自明末·方以智《東西均·所以》。
意思是指猶極西。舊泛指西方國家,一般指歐美各國。
“哦!張天如這么給力嗎,看來他是要搞事了。哈哈哈”楊凡開心的說道。之前他看張天如一直規規矩矩的做一個報人,以為他偃旗息鼓了呢。
沒想到是他當時是看蘇報沒成氣候,沒敢大動作。
現在蘇報在江浙一帶發行量兩萬份,其他省區八千份,已經被東南士紳們廣泛接受了。現在哪家士紳沒有訂閱蘇報,出門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今年蘇報進入大發展和快車道,估計明年蘇報的訂閱客戶會達到五萬份。
好多人都是整年訂閱的,這些人都是文化人。他們也是大明朝南方最有錢有勢的一群人。
他們壟斷工商業、壟斷文化話語權、壟斷海外貿易、壟斷鹽業和銷售渠道、壟斷半個科舉考試、占有江南的八成以上土地。
現在這些人都是蘇報的忠實讀者,張天如這是感覺自己翅膀硬了,開始搞事情了。
這次用整版介紹《大憲章》就是一次破冰的試探,這標志著蘇報開始從一份報紙,向正治刊物的方向轉變。
大憲章也稱《自由大憲章》。英國封建時期的重要憲法性文件之一。
1215年6月15日金雀花王朝國王約翰王(1199—1216在位),在大封建領主、教士、騎士和城市市民的聯合壓力下被迫簽署的一份憲-法性文件。
該文件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把王權限制在了法律之下。是人類法制的開端。同時確立了私有財產和人身自由,不可被隨意侵犯的原則。
而現在,大明朝的后半期,因為稅收的問題,皇帝和士紳、文官集團、工商業主有著尖銳的矛盾。
早期朱棣、朱瞻基和江南士紳、工商資本集團的斗爭焦點,主要在海外貿易的利益是歸朝廷,還是歸屬地方上的士紳、工商業主的問題。
斗爭的結果是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三代皇帝全部暴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