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這個隊伍里,只要是病人、孕婦、哺乳期的婦女和嬰兒,都有這個待遇。這讓這些災民十分震驚。
他們一路到了東勝,在東勝巍峨的東門下,進了火車站。然后又上了火車,在悶罐車里吭哧吭哧的幾天搖晃后,終于某一天,沉重的鋼門滑動著打開了。
他們被驅趕著下了車。
谷家人四顧茫然,不知道這里是哪里。
“所有人都注意了,這里是交河故城,是一個鎮子,叫做交河鎮。屬于吐魯番州高昌縣管轄。今后你們就在這里安家落戶了。”一個軍官拿著鐵皮大喇叭喊道。
“老爺,會給你們一個小家庭分五十畝地。都是水澆地。用來八成種棉花,兩成種小麥、小米和玉米、麻。一會按照家族為單位,排隊去前面的帳篷去洗澡,然后發新衣服。都記住了嗎。”
人群轟的一下子炸開了。五十畝地不驚人,西北地很多,但是天災面前并沒有什么卵用。連種子都收不回來。
可是水澆地就不一樣了,這是水澆地。他們都傻了。
后面的流程和以前的移民一樣。泡澡,搓澡,洗頭并去除寄生物。他們的衣服被扔進沸水大鍋里蒸煮消毒。出來時發了里外新衣服。和棉衣褲。
很快谷家被迫分家了。因為授田是按照一夫一婦加上孩子為單位的。成年但沒成家的跟著父母算一個家庭。
翠花和父母弟弟為一戶,哥哥和嫂子帶著小侄子為一戶。都分了五十畝地。這里的土地干旱而荒蕪,但是抓一把看看卻很肥。就是缺水。
上面派來的村長告訴他們,這里需要開挖坎兒井,把水引過來。安頓下來就開始組織人力挖井。
主管道已經通了,都是工兵們爆破開挖的,直徑五米的隧道。把天山上的冰雪融水因到了盆地里。他們只需要挖出支線就好。再挖個幾十米水就會流出地面了。然后每家每戶都需要趁著冬季不能種植,先把灌溉的渠道弄好。開春就可以種地了。
經過一個冬天的挖掘,他們終于在荒原上把連綿不斷,密如蛛網的坎兒井挖好了。把綠洲灌溉渠道也挖好了。
這得益于上面分發的各種鋼制工具。和那些工兵,用小型爆破的雷管助陣。
看到清澈的雪山融水流出來,流進地里的瞬間,這些人都嚎啕大哭起來。
干旱給了他們最沉痛的打擊,很多家庭都失去了很多成員。全部都是因為缺水。現在他們居然有了旱澇保收的水澆地。這讓他們喜極而泣。
因為上面說了,這些地是永久使用權,可以由長子繼承,但不得買賣、出租、轉讓。其他兒子會給分配新的土地。如果這家人絕嗣土地會被楊府收回。
雖然只有世世代代的使用權,但也不收佃租。也不需要服徭役。他們只需要在征兵時,每個家庭派出一個壯丁當兵就行。不論有幾個兄弟只需要一人當兵。如果是獨子,可以免于服役,只在本地當治安民兵即可。
溝渠放滿了水,上面就把水閘關了。
這個季節很快溝渠的水都凍成了冰。這次放水就是試一下,坎兒井系統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