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爾河以西沒有多遠就是阿特勞城。站在烏拉爾河的邊上,能清楚的看到遠處小高地上的石頭城堡。規模不算大,和新城楊府領地上,一個村的城堡大小差不多,甚至看著還沒村堡高大呢。
至少村堡都有一個高達二十米的塔樓做了望樓。這個就是三層的樓房罷了。
哈唐營長和監軍王俠騎在馬上,叼著卷煙,一邊聊天,一邊斜眼隔河看著對面同樣不爽的伊凡上尉。
他們身后,第一營的官兵們正忙著修筑工事和營地。
他們用合金鋸子砍伐樹木,用火藥爆破出城壕,用圓木和鋼釘修筑木墻。還搭建起望樓和木屋,干活的速度非常快。
因為他們有現代的鋸子和海量的鐵釘。一路西征以來,扎營這種伙計是干的精熟的。
伊凡派人回去城堡報信,他就一直帶著三百哥薩克在這里監視著。
他驚訝的發現,這些新來的黃種人,干活居然如此麻利。
一個下午,一座堅固的木城就矗立起來了。
天黑時,居然都住進去了。
這讓他們目瞪口呆。這些家伙都是些基建狂魔嗎。
用火藥爆破挖掘城壕也太高效了吧,他們第一次發現居然還可以這樣做。炸出來的土都用于后續的建筑,一點沒有浪費。
對于河對岸的小城堡,第一營官兵們也沒啥奇怪的。
這東西楊府領地上遍地都是。不稀奇。楊府的比這個好看多了,也高大堅固的多。這破玩意兒又低又矮的,沒啥看頭。
夷狄嗎,還能比大明的更好,這不是很正常嘛。
新城楊府領地遍地城堡,每個村、鄉、鎮都有一個規模不同的。沒辦法,誰讓楊府的領地在進出長城的交通要道上呢。
上次建奴打進來,要不是遍地城堡,看的皇太極頭大,恐怕會被洗劫一空。所有的糧食、物資、人口全在這些歐洲式樣的城堡里。
兩米厚度的混凝土石塊砌筑的高墻,棱堡的設計,充足的火器,簡直是進攻者的噩夢。
建奴遠道而來,沒有攜帶重炮,就是用牙啃也啃不下來。
現在這里有一個阿特勞總督管轄。但總督出了城堡啥也不是。
周圍草原上,都是新來的土爾扈特人部落在游牧。他們根本不聽他的。
但是看在沙皇的面子上沒有攻打他而已。雙方詭異的保持著共存。
這個總督是沙皇親自任命的。
這座城市是10-16世紀歐洲至中國貿易路線上的重要城市。
阿特勞是哈薩克斯坦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原名為雅茨克堡。沙皇侵占哈薩克大地后,自1708-1992年的兩百多年時間里,城市的名稱一直被稱作為古里耶夫。
前蘇解體,哈薩克斯坦獨立后,重新改回名子為阿特勞市。這里為了方便就統一稱呼阿特勞城,沒有使用最早期的雅茨克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