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城克里姆林宮,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首位沙皇(1613年—1645年在位)。羅曼諾夫家族首領、菲拉列特大主教費多爾·羅曼諾夫之子,也是伊凡四世的皇后阿納斯塔西婭·羅曼諾夫娜的侄孫。)這位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一位沙皇,俄國第三位沙皇看著手里的信箋,滿臉都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克里姆林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紀,當時它是一個小型的防御工事。最初是一座木結構城堡,用于保護莫斯科大公和他的家族。蒙古人入侵后,被蒙古人燒毀多次。
隨著時間的推移,克里姆林宮逐漸發展成為莫斯科的政治中心。
克里姆林宮始建于1156年,最初由橡樹圓木和石灰石建造,裝飾有復雜的雕刻和特殊的圓拱形屋頂。1320年,伊凡一世開始用橡樹圓木和石灰石建造克里姆林宮,并進行了大規模的裝飾和改建。
伊凡三世對克里姆林宮進行了大規模改建,使其成為俄國國家的象征。我們今日看到的這座輝煌的宮殿,始建于15世紀末,到崇禎朝,這里經過兩百多年的修建,已經頗具規模了。
大理石門和斯巴斯基耶大殿、圣母領報教堂、伊凡大帝鐘樓和大宮殿等重要建筑都有了。紅場也早已存在,這時候叫做集市廣場。要到1660年才改名紅場。
三個月前,遠在天邊,和俄國沒有任何來往。即使在記憶里也十分遙遠的大明帝國,居然派出軍隊橫掃了烏拉爾河以東,哈薩克汗國北部邊界上的所有俄國據點。
因為西伯利亞太冷,土地處于原始森林和沼澤地之中。靠近哈薩克汗國北界干燥堅硬的土地,是唯一可以通行的道路。這條路從烏拉爾河向東一直到貝加爾湖,蜿蜒曲折足足有上萬公里。連接著沙俄和遠東的所有地盤。
在每一條流向北冰洋的大河沿岸,都建筑有堅固的堡壘。
這些堡壘都不大,一般就有幾百人駐守,少數核心大城才有幾千人的駐軍。這條道路和沿路的堡壘是莫斯科通往遠東的唯一商路。
他們以這些堡壘為核心基地。沿著河流向下游探索,并修建新的定居點。進而把西伯利亞腹地控制起來。
從去年起,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先是向貝加爾湖東側擴張的哥薩克騎兵,突然遭到了布里亞特人強烈的反抗。東進受阻。
這種情況是之前從來沒有發生過的。要知道,布里亞特人雖然屬于瓦剌人,可是他們十分落后,只有松散的部落,連汗國都沒有。一盤散沙,之前對俄國的擴張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現在情況變了,他們似乎被組織起來了。還有人給他們提供先進的鐵制武器,鎧甲,甚至還有火繩槍。
尤其是一支放牧鹿群的索倫人部落,他們居然有五百條東瀛鐵炮。鬼才知道,他們遠在貝加爾湖,是怎么和東瀛人聯系上的。
因為毛子們屠殺了經過堡壘的鹿群。導致他們瘋了一樣的攻擊毛子。在鄂嫩河沿岸的據點,現在只要有毛子走出堡壘,就會被這些恐怖的棲林人用火槍打死。
這些人躲在樹林里,掩蔽的非常好,很難發現他們。他們用小部隊吃掉俄國人更小的部隊。只要離開城堡的保護,出去征集皮草的隊伍,經常就消失在了密林里。
這種情況從去年開始嚴重,連帶著每月送到沙皇那里的皮草也減少了很多。
沙皇捏了捏眉頭,心里十分煩躁。報告上說,烏拉爾河對岸來了五六百人的明軍。他們在河對岸修筑了一座營寨,把過河的路堵死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