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最愛德芙了。那種巧克力融化后流入口腔,絲綢般的順滑感覺真是太好了。德芙是后宅特供,只有楊府內部才有的。
雖然巧克力是軍需品。楊府軍隊的單兵口糧里,每一份包裝內都有一版黑巧克力。但那個特意把口感弄得非常難吃。就是防止士兵當成零嘴沒事就吃掉了。
巧克力熱量高,升糖快,是斷糧和極端天氣下的關鍵時候救命用的。
柱子就經常舔著臉和小紅討要德芙。
因為小紅雖然離開內宅嫁人了。但林月如沒有取消她的份例。內宅一等侍女的福利,還有她一份。所以,每月還有內宅福利可以領取。
夫人們吃著堅果和茶點,喝著天山雪菊,一路觀看著沿途的風景。
柏油路的兩側都是麥田,金黃色的麥浪在風中起伏,遠看和金色的海洋一般。看的眾人欣喜不已。
如今大明已經持續干旱十幾個年頭了。從天啟朝開始,華北地區就雨水不多,這兩年更是沒怎么下雨。到處都是一片土地龜裂,田地拋荒的慘狀。
農業就是看天吃飯的,寒冷和干旱、遼餉成了壓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楊府內外幾乎是兩個世界。大批的難民涌向楊府的領地,試圖進入。但都被鐵絲網和壕溝阻擋在外。
像是這種大豐收的景象,外面很難看到了。
楊府的田地,用的種子都是府庫發放的。楊凡專門有種子種植基地。這些高產種子都是楊府每一季免費發放到農戶手里的。這也是控制屬下的一種手段。
因為種子是后世引進的專利技術和原種,自建了稻麥種子基地,保證了高產。同時使用鳥糞和農家肥,加上精耕細作。小麥的產量達到了這個時代驚人的800斤。
當然這也得益于水庫供水后,所有的麥田都成了水澆地,即使地勢較高的地塊,也可以用蒸汽機抽水,逐級提高灌溉水位線。
夫人們趴在車窗邊,看著大風下,翻滾的麥浪,都高興極了。這個時代是一個饑餓的時代,絕多數人是吃不飽的。其實華夏人真正吃飽飯,也就是后世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
沒有任何事,比莊稼豐收更讓人高興的事情了。
車隊在原來的亂石灘百戶所官廳前停下了。這里重建了輝煌的建筑。每年的夏收和秋收開鐮儀式都在這里舉行。
這里是楊凡起家的地方。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宋應升帶著楊府的家臣百官已經列隊在等候了。
黃大丫親自打開車門,迎接夫人們下車。盛裝的夫人們下車后,立刻鑼鼓齊鳴。宋應升帶著楊府的家臣團隊上前迎接。
因為老爺不在家,所以祭祀活動委托夫人全權負責。
“恭迎夫人,請夫人主持祭祀。”宋應升帶著家臣們躬身高呼道。旁邊的侍女立刻端來水盆和高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