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噸,太好了”
正為發展輸電線路和電力設備發愁的陳曦,頓時高興起來。
目前的技術下,最便宜同時導電率最好的材料就是銅了。用銅做電線最劃算。陳曦明白,不論是發電機,還是變電設備,電線都是要用銅來做才行的。
如果大規模走向實用,可需要海量的銅才行呢。
可是大明鑄錢都不夠呢,大量搞銅可不容易。這也是她明知道技術已經夠用了,但沒有提給新城供電的報告的原因。
她聽到夫人說給她批一百噸銅,大吃一驚。這可相當于大明全國一個月的產量了。
華夏歷史上銅產量的高峰是北宋,年產3500多噸。明朝和宋朝差遠了,也就一千噸出頭的年產量。要不然明朝能貨幣通縮成這樣嗎,銅錢不夠是導致財政崩潰,進而造成滅亡的重要原因。
夫人豪邁的一揮小手,就給她批了一百噸。她心里估計,新城的府庫里至少有上千噸銅錠。
楊府為了給百姓發工錢,每年也要鑄造很多銅錢。畢竟銀子那東西一般人日常用不到。小額的交易還是得用銅錢。目前紙幣只是替代銀元而已。最小面值都是一元的,也就是一塊銀元。
目前楊凡發行的紙幣,其實質上,就是銀幣兌換券。隨時可以用紙幣到興禾錢莊在各地的分號,兌換成銀幣。目前發行的紙幣有一元和五元、十元三種,大額的有五十元和一百元,市面上少見,主要用于大宗交易和銀行之間支付。
如果一百元的紙幣,幾十萬兩也就一捆紙幣罷了。一個包袱就背走了。真是在方便不過了。
盡管有紙幣,但楊府用銅的地方很多。
最多的就是造船,楊府的船在水線一下覆蓋銅皮。用來抵抗船蛆破壞木質船板。一條巡洋艦,單單貼船水下部分就得用上百噸的銅板。
船蛆是一種貝類,也叫鑿船貝。這東西附著在船舶的外側木船板上,然后打個洞鉆進去,時間長了木頭就糟朽了。
楊府花了這么多錢,精心打造了十二艘巡洋艦,可不能短時間就報廢了。要是老換船板,耽誤使用不說,還浪費軍費。
為了對付這些討厭的貝類,需要在外側船板水線下,涂抹一層瀝青,既可以防水,又可以防船蛆。瀝青外再加一層銅皮。
青銅比純銅更耐海水腐蝕。青銅,尤其是鋁青銅,具有優異的耐海水腐蝕性能,適合在海洋環境中使用。具體來說,青銅的耐腐蝕性優于純銅,特別是在海水中表現出更強的耐腐蝕能力。
這也是楊府要大規模儲備銅錠的原因。
目前軍艦都要覆蓋銅板。民用船只也要覆蓋一層瀝青。都是用來防鑿船貝的。
楊府鑄造火炮和火槍也要用到銅。尤其是鑄炮,青銅耐海上鹽霧腐蝕,是首選材料。鑄鋼和鑄鐵的炮一般也會在外側套嵌一層青銅層用來防止生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