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盛挑釁的對著張大嘴巴的劉興祚一笑,說道:“誰還沒有圣旨呢,得意什么。哼!”
他們雖然不知道該聽誰的,但沒有人敢懷疑圣旨是假的。矯旨是誅滅九族的大罪。這二位還不敢玩兒的這么大。
臺上東江鎮舊將們和劉家兄弟們涇渭分明的站在點將臺的兩頭。祖寬尷尬了。他一個關寧軍派來的,一時間不知道怎么好了。
陳繼盛知道這個時候,能否拉住部下就看誰給的多了。當兵吃糧天經地義,說別的沒用。少扯什么忠義,靠的就是利益。
“原東江鎮六營兵馬,只要愿意奉旨去登萊的,一人發二兩開拔銀子,收拾行裝,三天后出發。”陳繼盛大聲說道。
這是他們商量好的。這個時候不出血是不行了。
他們也沒有太多錢了。袁督師把毛大帥抄了底兒朝天。二百萬兩的財貨都用船運到他東莞老家去了。他們不知道的是,袁督師也沒笑到最后,駱養性派遣的錦衣衛早就盯著他們呢,船隊剛一到榮成,就被錦衣衛給堵住了。
這些錢財最終進了崇禎的內庫,這是從他把宮廷二百多年積攢的黃金賣給楊凡得了一千萬兩白銀之后,最大的一筆收入了。
這些財物里有一半都是毛皮。現在是小冰河時期,南方的太湖都結冰了。毛皮是非常值錢的。皇后看了之后,決定讓高粱河毛紡廠的成衣車間,增設一個皮草成衣車間。
這些價值百萬的毛皮做成成衣,獲利更多。
皇后這兩年在成衣上嘗到了甜頭,在蘇州、揚州、杭州、武昌、都開設了店鋪,銷售毛料、布料和皮草,以及這些材料的成衣。
陳繼盛他們為了調走,已經給了孫元化十萬兩,現在再拿出四萬給當兵的,也是十分肉疼的。
劉興治冷笑一聲,說道:“區區二兩也好意思拿出手,諸位,既然大家都有圣旨,你們選擇哪一方都是合法的。我們奉旨援朝,成立鐵山軍,只要愿意來的,立即補足歷史所有欠餉。你們就和東江鎮沒關系了。今后我們鐵山軍,月餉銀三錢銀子實發,外加補助一擔玉米,鹽半斤,白坯布一匹。”
下邊頓時轟的一聲,幾乎炸開了,這個待遇也太好了吧。
一時間人人動心,這個待遇幾乎是陳繼盛他們給家丁的待遇了。一擔玉米足夠一家五口吃一個月飽飯了。一個月一匹白坯布,全家人的衣裳也足夠了一人一年做一套里外三層新衣服了。
買點棉花,還能每人做一床新被褥。
這個年代棉衣褲和棉被可是重要財產。畢竟地里中了莊稼就種不了桑麻和棉花。種了這些衣料,就不能種糧食。產量這么低的情況下,衣料是和糧食爭地的。
窮人過冬,每一個冬天都是鬼門關。過去了再活一年,沒過去就永遠留在這個冬天了。買不起棉花的人太多了,他們都是用破布頭縫補連綴出來衣裳里邊填進去蘆花和柳絮用來防寒,效果也就比單衣裳強點有限。閔子騫的后媽的故事,說的就是這種蘆花做的衣服。
這東西關鍵是不擋風,所以保暖效果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