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馬車前面豎起厚木板,用來抵擋火槍彈,后面的人都舉著搶來的鍋蓋當做盾牌用。
兩個營頭兒的女真人推動著四百輛楯車,一路小跑著向著朝鮮人的第一線軍陣沖來。這些楯車都是超輕型的,朝鮮就沒有重型馬車,而且他們也不會制造楯車,就是弄點門板啥的,用鐵釘釘在前面。
因為重量輕,十幾個人推著車轅,跑的還挺快的。至于防護效果嗎,自然和八旗的沒法比。
努爾哈赤發明的楯車,是前后雙層六寸厚水曲柳硬木板材,中間三層棉被夾著四層砂石結構。沉重無比比,但防彈效果很好。
十處女真這個粗制濫造,臨時改裝的破爛貨,也就能擋住弓箭和火銃。
畢竟也是釘了三層榆木門板。老榆木十分堅固耐用。用作防御也是很好的材料。三層木板中間還夾著兩層棉被。用鐵釘釘在一起。對付小型火器還是挺好用的。
石庭柱也知道,時間緊迫一夜之間,也趕不出來像樣的東西。只能把搶來的馬車,在前面釘上三部分木板,分別在車體中部,還有輪子外的左右兩翼,盡量增加防護面積。
后面的女真士兵都拿著昨晚臨時做的,用各種木板做的盾牌,跟在楯車后面向前沖鋒。
李時白在高處看著,也不僅有些疑惑,這些蓋馬高原的女真族,和遼東沒啥聯系,怎么他們的戰術和遼東的建州女真這么相似呢。
他軍事經驗在此時的朝鮮已經算是非常豐富了。當然和大明的名將比起來還差得遠。但是,他此刻總有些感覺不對勁,但又不知道哪里有問題。
這讓他在初期的自信上,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仔細觀察,目前上來的兩個營頭兒,各自有三千人左右,這些人都是穿皮甲的。而后面的三個營頭兒,顯然是作為預備隊的。
中間那個營頭兒三千人,都穿著鐵甲,就是非常雜亂,有扎甲,有魚鱗甲、還有鎖子甲。很多都殘破不堪,銹跡斑斑。
顯然,這些甲胄是他們過去三個月來,攻破咸鏡道各個府縣和城堡,繳獲自朝鮮軍隊的。但他們集中起來給一個營頭兒使用,這就耐人尋味了,這些蠻子難道熟讀兵書,知道兵要選銳的道理嗎。
但楯車居前。重甲步兵在后,還有騎兵在最后,這不就是建奴的戰術嗎。
騎兵是督戰隊,也是前面步兵攻破敵人的鹿角和拒馬槍防線后,突擊的力量。
李時白頓時警惕起來。這些人沒有自己開始時想的那么簡單。
不排除這些人里有建奴的人,有人指導他們。
前面很快就接戰了。女真人躲在楯車后面,開始拋射弓箭。
四百輛楯車在四千人的推動下一路向前,后面躲著的兩千人開始拋射弓箭。
一時間流矢漫天飛舞,兩千人很短的時間就拋射了六萬支箭。密集的箭雨落在了朝鮮人的陣列里,一時間,好多人中箭倒地。
李時白面無表情,沒有下達開炮的命令。因為他知道,他手里的火炮非常的駁雜,射程差距極大。極少部分,最大射程三百米到四百米。最多的是射程只有四五十米的霰彈虎蹲炮。
提前開火沒有意義。他要的是一次性打出震撼的效果。所以他必須忍受傷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