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人嚴重缺乏鐵甲,也沒有好的頭盔和肩甲,步兵是不能有效防御騎兵的馬刀劈砍的。而騎兵馬頸相交之后,沒有鎧甲的一方,毫無懸念是被劈砍下馬的一方。
在高地上,巴圖爾琿臺吉眼看著,最精銳的勇士,彎刀一個回合就被明軍那種反光耀眼的馬刀砍斷。然后被劈下馬來。
盡管雙方騎兵已經混戰在一起,可是落馬的絕大多數都是準噶爾人。
火槍手和步兵設計好戰術,已經徹底崩盤了。預想中的駝城火槍輪射,步兵掩護模式,還沒有開始就以崩潰告終。
巴圖爾琿臺吉此時,只想騎兵能頂住安三溪的突擊,盡量多的把火槍手和步兵多撤退回來一些。
今日之戰,已經讓他們明白了。
就連野戰這種他們保持了幾百年優勢的看家本領,他們也已經不是明軍的對手了。盡管他們心理上難以接受。可是事實就是如此。
這種一邊倒的砍殺,已經說明了一切。
遠距離弓箭射程不如火槍。近距離格斗,也打不過人家的職業騎兵。這仗還怎么打。
看到明軍騎兵之后,步兵也跟在后面,端著刺刀沖了上來。那一排排黑洞洞的槍口,看得人渾身發冷。
巴圖爾琿臺吉看到事不可為,長嘆了一口氣,扭頭打馬就走。
他一貫拿得起放得下。既然敗了,就不要繼續猶豫,那樣走都走不了了。尤姆哈嘎斯緊跟著他,帶著騎兵和潰敗的人馬向著博斯坦古城逃去。
那里是伊犁地區,準噶爾人唯一的保命之處。
博斯坦古城歷史悠久,地處特克斯河北岸的河谷階地上,地勢險要。南距特克斯河可約200米。是伊犁地區漢唐兩代都大力修繕加強過的要塞。也是目前準噶爾人在伊犁地區唯一的堅城。
潰敗的準噶爾人奔著這個河邊高地上的古城逃去。他們的婦孺和牛羊也都藏在這里。開戰之前,巴圖爾琿臺吉就做了最壞的打算。
騎兵軍一路追殺,緊跟著來到了特克斯河的岸邊。才勒住了馬。
準噶爾人除了被砍殺的,被俘虜的,大概以后一萬五千人逃進了孤城之中。此時,楊凡帶著大隊人馬也來到這里,把孤城團團圍住。
此時,伊犁河谷的西部平原上,準噶爾人已經被逼到了墻角。
楊凡騎在馬上,觀察著這個漢唐古城。
大局已定,準噶爾人無處可逃了。
“把三磅炮都推上來。把剩下的火箭也都架起來。”楊凡下令道。
現在的局面就是甕中捉鱉,這些殘破的夯土城墻,打開只是時間問題。他們整個部族都已經被楊凡困死了。除了投降之外,就是全族覆滅。
之前幾個月,他們利用地形和大量的火槍,小型火炮和駱駝炮。節節抵抗楊凡的兩萬人馬。給楊凡制造了很大的麻煩。
他們的火槍威力很大,依托山地地形,很難搞。楊凡不想付出打的傷亡,只能耐心的逐個清除掉。耗費了三四個月的時間。